201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
201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一)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讲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而城市的街头文化,正是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城市街头文化可以增添城市的文化气息,弘扬民间传统文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应民所需。因此,政府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保护和发展街头文化,让街头艺术绽放光彩。
街头艺术是增添城市文化气息的根本方法。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任何城市的文化都是一个地域人们审美积累的结果,是历史不断积累形成的,而不是某些人就能决定的。”一座理想的城市除了他的光鲜外表和富有活力的经济之外,更应体现出它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街头艺术是城市的文化符号。欧洲发达国家大多数城市如巴黎、巴塞罗那、伦敦等随处可见与行人分享快乐和艺术的街头艺人,艺术的发展同时有助于这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塑造。
街头艺术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间艺术的重要基础。街头艺人的表演不仅可以为卖艺者提供创收生存的机会,同时也能发展民间文化,正因为有表演和盈利空间,很多民间绝艺如杂技、捏面人、吹糖人、脸谱表演等才不至于失传,许多艺术瑰宝才得以保存下来,现代艺术的精英化、剧场化使表演艺术缺乏原生态的活力和创造力,而街头艺术的娱乐化、大众化使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街头文化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街头艺术是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发展中国街头文化,有利于塑造中国文化强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当下,新兴街头艺人在发扬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平衡和维护好街头艺人的群体利益和城市秩序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决策者发挥集体智慧的新课题。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以人为本,对街头艺术表演进行规章化管理,明确行业规定和行为要求;政府出台街头艺人表演规章条例,对城市街头艺术管理有章可循;对于可变通行为,政府应当转变管理理念,实施简政放权,联合城市管理和文化部门对街头艺人进行城市秩序管理方面的培训,发动民间艺人实施行业自律自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应民所需,对民间文艺进行规范与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政治理想,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201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二)
以修身自强 则名配尧禹
— —以规范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说若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对于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与之适应。当今,文化和经济、政治日益交融,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变得举足轻重。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文化发展迅速,网络语言也是日新月异;二是山寨文化发展很快;三是各地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这些特点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发光发热的同时也隐藏着种种问题。因此,我们要以规范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保证文化合理健康地发展,保证文化发展的方向。
规范文化发展,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网络作为新媒介,为文化的发展打造了很好的平台,以网络为依托,网络新词也是发展迅猛。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网络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三俗现象加以抵制。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我们要加以引导,保障在网络新词发展的同时不影响汉语言的语言规范性。
规范文化发展,山寨文化需做出创意和特色。山寨文化近几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从最初的山寨电子产品到现在某些地区开始山寨一些建筑特色,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不过对于这种“山寨版”建筑的行为,地方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应该看它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一概吸收或完全排斥。有的“山寨建筑”短时间内扩大了地方名气,但却劳民伤财,遭受各方非议;有的“山寨建筑”却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出自身特色的风景,如深圳和长沙的“世界之窗”都是浓缩的“山寨版”世界建筑,却做出了创意和特色,备受热捧。
规范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前我国各地都采取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开展道德教育,因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四书五经中包含着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沉淀出来的精华。不过在运用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筛选,应过滤掉一些已经不符合当代思想的糟粕,以免对广大群众产生误导。
“学为化园,法为治本。”法律、政治为国家根本,而教育、道德、风俗等也是社会形成道德高尚、民风淳厚的文化来源。正如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规范、引领健康文化的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实的基础。
201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三)
加强人才建设 走好强社之路
农信社成立60多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县域经济能力逐渐增强,为“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农信社现有的员工队伍建设以及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呈现出的新要求、新规定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信社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加强培训教育。多年来,农信社员工普遍存在着“一高三低”——平均年龄偏高、人文素质偏低、工作能力不高、思想水平较低的现象。因此,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人才培训工作。对基层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应持续加大,培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应不断优化。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教育,促进员工的成长,建立一支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人才队伍。
引进新生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除了加强已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之外,应不断吸收新人。每年应根据农村信用社特有人才需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引进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素质较高的研究生、本科生,充实到员工队伍之中,不断优化农村信用社的人员结构和调整专业结构,使各专业人才能人尽其才,打破传统的高封闭招工模式。根据业务拓展和创新的需要从社会上引进优秀金融人才,并将其安排到合适岗位,与经济金融形势实现无缝对接,弥补农信社人才短缺的模板。
完善激励机制。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设定,忽视建立和健全切合实际的激励机制。粗放式的绩效考核,不断淡化的竞争意识必然使得队伍里的部分员工缺乏集体观念和责任感,进而严重削弱了农信社员工队伍的整体执行力。因此,要打破工资发放的“大锅饭”,按照能力、贡献等标准发放工资,体现工资差异化。专门建立奖励基金,用于业务创新和拓展方面的奖励,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优秀员工晋升机制,对表现优异、能力很强的员工可以破格提拔,提升职工的进取心和向心力。
企以才治,业以才兴。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起到重要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农信社要想取得更加长远的进步,就必须加强人才建设,走好人才强社之路。
看过“201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