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政法干警 > 申论辅导 >

政法干警申论考试时事热点

时间: 焯杰2 申论辅导

  政法干警申论时事热点(一)

  中央部门弛而不息地推进政务公开,各地政府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以北京为例,建立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标准体系,促进政务公开有章可循有序深化。在信息公开方面,除了规定了主要形式,还提出了时限要求。再以江苏为例,紧紧扭住“提升年报亲民度、增强群众获得感”这条主线,深耕年报内容,创新展现形式,注重传播效果。公开不能走形式,也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公众要求而搪塞。无论提升年报亲民度,还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其落点都是让政务公开名副其实,更有实效。

  在政务公开上颇有建树,且已形成制度创新,绝不限于上述几家。从目前所公开的情况下,各部委、各级政府已被政府公开当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做,全力以赴,力求更好。有些地方建立了动态化机制,还配置了问责机制,该公开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相关官员将被问责。这为政务公开纳入制度轨道提供了保障,为政务公开呈现良效托了底。

  为好举措点赞,为机制良性运行称道。也不必忽略尚需改进之处,比如一些地方存在选择性公开、延宕性公开、断尾式公开。成绩须直面,不足须重视,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务公开走上坦途。

  “‘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今年2月,国务院如此强调。公开倒逼公正,公开提升公信。政务公开,弛而不息,在探索中完善,在互动中精进。明乎此,便知政务公开、回应舆情回应绝非小事,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标注着如何构建透明政府、现代政府的文明刻度。

  “权在用、人在看”.权力运行愈加自信和阳光,“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已是当前政务公开的新气象。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将加强督查问责,着力提高实效。有制度激励,有监管配套,“权在用、人在看”就能带给公众更多获得感,也能不断提升政府形象和美誉度。

  政法干警申论时事热点(二)

  在现代社会谈网络安全,不仅仅是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人人有责”,更重要的是区分不同主体、实现治理升级

  “请扩散!警惕最新网络骗局!”在各种微信群里,防范互联网诈骗是最能引起转发的话题之一。在互联网已成社会运行介质的今天,正在进行的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格外引人关注。“坚持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同步推进,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中央领导的宣示,对应的正是人民的期待: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完善,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带来更完备的保护,让网络安全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基本供给。

  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也正提示了网络安全的全民化趋势。从不久前新生开学季,数起因电信诈骗引发全社会关注的悲剧,到各种网络谣言纷起,搅乱多地房地产市场的闹剧,屡屡发生的社会公共事件,折射出网络安全防护的急迫需求。而应对网络安全漏洞,群众也想出了各种“土办法”,比如“网购不要留真名”,或者“地址就填楼号,让门口大爷喊一下”.作为现代化治理重要内容的网络安全,需要做的显然远不止于此。

  在现代社会谈网络安全,不仅仅是网络安全意识方面的“人人有责”,更重要的是区分不同主体、实现治理升级。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什么?是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公民信息和用户数据之所以出现安全隐患,往往是源头上出了问题。因此,运营商和握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要承担更多责任。同时,网络安全也不能只靠群众的“警惕”和“严防”,更要对不法分子的攻击进行精准识别和精确打击。多起案件的侦破表明,很多犯罪分子也在“学习”高科技,通过花样翻新的犯罪手段实施不法行为。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电信行业、互联网企业等主体携起手来,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沟通协作,真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有人说,智能手机的发明,让很多人的相机闲置了起来;移动支付的盛行,让很多人的钱包也闲置了起来。的确,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给了人们极大便利,同时也让传统的监管方式更加吃力。动动键盘就能骗钱,追捕依然要千里奔波;戳戳屏幕就可能受骗,追回损失却困难重重。某种意义上,网络犯罪是“现代”的,而维护安全的方式却还是传统的。如何通过法律框架的调整,解决好技术领先与法规滞后的矛盾,为瞬息万变、持续扩张的网络世界提供规则和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比如在司法管辖、证据规则、责任分配等方面,都需要创新制度设计,以动态治理、综合施治维护网络安全。

  更要看到,网络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生活,而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并指出“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对付电信诈骗,如何实现源头治理?应对个人信息滥用和倒卖,如何加大监管力度?打击网络谣言、铲除谣言滋生的温床,怎样完善信息发布和公共决策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透过网络安全的议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升级。

  年轻人将网络“二次元”和现实“三次元”之间的阻隔,称为“次元壁”.当互联网的发展日益突破“次元壁”,把网上网下紧密编织在一起,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考题。在网络安全的议题之下,社会各方以高度协同实现治理升级,才能确保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政法干警申论时事热点(三)

  当前,电信诈骗日益呈现出精准化、职业化的特征。从受骗对象看,大多为老年人、学生等防范意识相对较弱的群体;从作案手段来看,各种陷阱设计得越来越隐蔽,诈骗工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少人将诈骗当成了一种职业。

  如何让骗子无计可施?有人建议进一步推进电信实名制,加强对虚拟电信运营商的监管;有人建议抽调公安精锐警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电信诈骗一律刑事立案;还有人建议民众提高防骗意识,增强与骗子“斗智斗勇”的能力;也有人建议从银行端入手,加强向陌生账号转款的监管,采用技术手段提高止损能力。

  其实,电信诈骗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不断提高,症结在于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不断失守。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面对虎视眈眈的黑客、等待贩卖牟利的信息贩子,如果缺乏严格的保护和追责机制,公民信息就会处于“裸奔”的状态。

  进入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收集个人信息的机构日渐增多。网络购物时,只要浏览过某一件商品,下次网站就会自动推送相关类别的商品;查阅新闻时,只要点击过某一起事件,客户端就会记录下你的“喜好”,自动推荐相关的新闻。大到买房买车、办理银行业务,小到餐厅就餐、医院就诊、报教育辅导班,都涉及个人信息的记录与读取。然而,正因为获取信息太随意,保护个人信息的难度非常大。事实表明,很多关键的用户信息,恰恰是通过看上去相对正规的机构泄露出去的。

  对于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而言,应当建立惩处条款,从立法层面让其承担起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无论公民信息泄露程度严重与否,都应当追根溯源,找到泄露信息的责任人。

  而从掌握公民信息机构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权责对等的机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不去触碰法律的底线。在收集用户信息的时候,要建立必要的边界,不随意跨界,明确非必要的用户信息采集,只会加重有关机构在履行责任时的风险。

  此外,收集用户信息的机构,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如果自身并不具备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能力,就应当将泄露的风险提前告知用户。从采集环节入手治理,加重信息收集机构身上肩负的保护义务,严格落实有关方面的监管职责,方能从根本上保卫个人信息安全。

政法干警申论考试时事热点相关

7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