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及答案(2)
安徽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二
1、若GDP增长率大于3%,那么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一定增长了。
假设以上推论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项一定正确?( )
A、城市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增长了,那么GDP增长率一定大于3%
B、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却减少了,那么GDP增长率一定小于或等于3%。
C、如果GDP增长率小于或等于3%,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一定减少了
D、即使城市居民和农村的人均收入都减少了,GDP增长率也可能大于3%
2、据某一年的调查报告显示,75%的重大刑事案件未成年罪犯多是单亲家庭。这说明,单亲家庭将极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这一年,许多家庭父母离婚是因为孩子是罪犯
B、这一年的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了70%
C、许多未成年罪犯的父母关系很好,对孩子极其关爱
D、总犯罪量不变,这一年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有惊人的增长
3、当鸟类面临栖息地破坏、天敌威胁和环境污染等生存压力时,自身就会分泌一种名为皮质醇的激素。因此,经常处于生存压力状态下的鸟类,其羽毛会变得较为稀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鸟类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可能会因全球变暖而发生变化
B、一些鸟类更换栖息地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增高
C、皮质醇会影响鸟类羽毛的生长和代谢
D、如果鸟类的羽毛变得稀疏,则它们一定处于长期的压力状态
4、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要求汽车厂商在新车挡风玻璃上贴上燃料消耗量标识。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某记者试图再次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时,发现原来可以查询油耗的网页已经瘫痪。他断言,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假定该记者的断言和发现都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B、有些有车族并不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C、有些个体商户并不是有车族
D、有些个体商户是有车族
5、在美国,比较复杂的民事审判往往超过陪审团的理解能力,结果,陪审团对此作出的决定经常是错误的。因此,有人建议,涉及较复杂的民事审判由法官而不是陪审团来决定,将提高司法部门的服务质量。
上述建议依据下列哪项假设?
A、法官在决定复杂民事审判的时候,对那些审判的复杂性,比陪审团的人员有更好的理解
B、大多数民事审判的复杂性超过了陪审团的理解能力
C、在美国以外一些具有相同法系的国家,也早就有类似的提议,并有付诸实施的记录
D、赞成由法官决定民事审判的唯一理由是想象法官的决定几乎总是正确的
安徽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A
解析: 由条件,A项,“未成年罪犯”导致“单亲家庭”增多,与题干结论为因果倒置,故完全削弱结论。B项,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但无法确定未成年罪犯所占比重,无法断定是削弱还是支持。C项,父母关系好,对孩子极其关爱,并不是因为单亲家庭才促使未成年人犯罪,削弱结论。D项,选项“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涉及“重大刑事案件”“单亲家庭”的结论,与结论无关。故本题选A。
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加强题型。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经常处于生存压力状态的鸟类,其羽毛会变得较为稀疏
论据:当鸟类面临压力,自身会分泌一种名为皮质醇的激素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羽毛变得稀疏,论据强调分泌皮质醇,二者范围不同,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需要在二者间搭桥,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C项皮质醇会影响鸟类羽毛的生长和代谢,从皮质醇到羽毛变得稀疏之间建立了联系,加强了论证。是答案。
A、B两项涉及到皮质醇激素水平高低变化,只分析了论据,没有在论据和论点之间搭桥,不能加强论证;D项只在论点包含的因果关系之间搭桥,没有涉及到论据,不能加强论证。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的中心思想
题干中记者的话正确,他认为: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说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由题干只知道“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的“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相矛盾,故B项错误;C项可从题干推出,因为有车族都对油耗问题高度关注,而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说明有些个体户并不是有车族,C项正确。D项从题干无法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
这是一道前提型题目。题目建议“涉及较复杂的民事审判由法官而不是陪审团来决定”因为“比较复杂的民事审判往往超过陪审团的理解能力”由此很明显可以推出法官具有高于陪审团的理解能力,这是论证的过渡性前提,因此定位A项。B项说明复杂程度超过陪审团理解能力,与题目语义重复,无法作为前提,故排除;C项说明了法官决定较为复杂的民事审判在美国是有先例可循的,增强了推论,但是无法在“陪审团理解能力”与“法官决定权”之间建立联系,故排除;D项说明赞成法官决定民事判决是基于想象法官的决定几乎正确,由于法官的决定不可能都正确,从侧面削弱了题干的推论,属于削弱选项,故排除。
看过“安徽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