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一)

  很多城市的街头,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声“城管来了”,摊贩们“闻风而逃”。城管与摊贩之间的所谓“猫鼠游戏”,乃至利害冲突,媒体也常常关注。城市管理如何体现城市温度、释放善意,是现代治理的重要课题。

  2016年11月,在宁波北仑,一幅“橘子地图”提供了不一样的方案。为了方便橘农售卖、游客选购,北仑城管手绘了标有售卖点的地图,标注齐全信息、精心选址布局、融合营销功能,既有“萌萌哒”美感,也是城市管理便利化、精细化、人性化、数据化之举。正如市民所说,这是城市创新管理的生动样本。

  综合分析

  “橘子地图”,湛江赤坎的“蔬菜瓜果图”、济南的“西瓜地图”、宁波鄞州的“七色地图”等,也让市民叫好。不管是手绘版还是电子版,都是各地城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的成果。这也说明,城管与小贩并非“天敌”,城市管理也不是对立的“较量”,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让城市里的人生活得更好。城管的这种“地图思维”,不仅考虑到市民的生活需求,也兼顾了商贩的谋生需求,还实现了城市秩序的有效引导。

  城市是一个复杂协作的集合体,管理越透明、越确定,就越有效率、越有效果。有时候,城管部门之所以耗费了不少行政成本,甚至在执法过程中出现冲突、伤害事件,恰是因为堵多疏少,没有找到管理需求的“痛点”。治病开药方,使用说明书需要准确清晰,不能剂量、禁忌写清楚了,反而在最不起眼处才藏着一行字“请用牛奶冲服”。“地图思维”也启示我们,加强城市管理、根治“城市病”,管理执法部门与其玩“躲猫猫”不如开放透明,与其在暗处“抓不法”不如在明处“倡合法”。增强公共管理的信息披露,把合情合理的要求与做法予以明示,把不能触碰的底线红线醒目标识,何尝不是一种“管理供给”?

  服务、公开、高效、责任、法治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原则,是包括城管在内所有行政领域都应遵循的。“城管地图”所呈现出来的管理态度和智慧,完全可以延伸到其他行政领域。少了“门难进,脸难看”,能否清晰展示办事流程?解决“奇葩证明”问题,能否在不必要处做“减法”、在信息互联处做“加法”,让群众少跑腿?克服“交通拥堵”,能否在限禁的同时,多些替代和规划?凡此种种,无不是对现代政府管理创新与治理能力的呼唤。

  对策措施

  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正如所强调的,“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城管地图是“画”出来的,城市美好却是“干”出来的,只有政府、社会、市民协调协同,才能成就一个个“甜美创意”。

  城市管理的挑战,也在于涉及的利益群体多、利益诉求杂、利益期待高。实现城市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最佳化,是为了实现民利与公益的最大化,把思维方式转到“以人民为中心”上,倾听诉求、协商利益才是治本之策。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

  2016年11月中旬举行的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该市首批取消调整74项政府部门要求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并明确提出政府部门“不准要”相关证明。并将以“证明清单”的形式,把清理证明的成果固化,约束相关部门,防止奇葩证明反弹。市编办主任刘云广表示,为固化清理奇葩证明的成果,本市将推出保留的基层开证明清单,防止奇葩证明“反弹”。(12-02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奇葩证明”辈出,历来被人们广为诟病。办房产证要求证明“结婚前未婚”、兑换残币要看孙女“撕钱”证明、办理退休手续要求老百姓到派出所办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面对这些“奇葩证明”的存在,老百姓是叫苦不迭,就连国务院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痛斥某些政府机构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称“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的笑话!”

  解决“奇葩证明”,大力改进公共服务,是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内容,既能方便生产生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应有之义。 为此,民政部、公安部等多个部委接连下发通知,专门整治各领域滥开证明现象,明确规定了一些不再开具的证明。

  然而近来,各类“奇葩证明”又屡屡出现。如最近发生的“宜昌市民徐义清为了把父母房产继承过户到自己名下,被要求为已离世近百年的祖父母开‘死亡证明’”事件,就让人相当无奈。究其根源还在于一些地方不少机构对证明材料的需求并未减少。这样反而给群众带来了更大的不便,一些部门需要开某些证明材料,而民政、公安等却不再开具此类证明,让群众更是陷入无可适从,左右为难的境地。

  [对策措施]

  要彻底解决滥开证明问题,不仅要落实“新规”,堵住出口的“塞子”,更要疏导好要证明的需求,也就是各部门必须“步调一致”,要明确办什么事需要哪些证明,不需要哪些证明,各部门必须统一清单,避免各说各话,各自为政。当然,各部门之间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设切实可行的信息共享平台,努力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减少开具证明的种类和环节。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们要真正落实简政放权,只有从源头上依法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的做法,真正做到各部门统一口径,“步调一致”,才能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

  媒体近日报道,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目前已超过1100件,而这些失信中既有政务失信,也有个人失信,其债务则主要体现在工程款、借贷款等方面。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官员失信”之所以广受关注,来自于社会对政府信用的看重,因此官员一旦失信,也必然要由政府信用埋单。在各种“老赖”中,官员“老赖”的性质往往影响最坏。一方面,官员手握权力,治理起来的难度和成本更大。另一方面,官员牵涉债务纠纷,就不仅仅是其私德减分,政府形象也会因之受损。

  “公众对于各级政府公职人员抱有较高的期待,期待他们的道德水准、法治素养比一般人更高些。政府诚信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关键。若听任“官员失信”长期成为各级法院执行工作的难点,不仅会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对官员的观感,也会在损害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的同时,妨碍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当前“官员失信”现象的多发来看,失信成本低、追责难度大还是主因。有些单位认为官员当“老赖”又不是犯罪,只是个失信的“小”问题,何必“小题大做”;有些地方对失信行为的姿态是“高高举起”,但打出的板子却是“轻轻放下”。

  事实上,“官员失信”往往与当事官员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有关。要么自恃“为公家办事”,要么自恃“有公家身份”,结果都是漠视诚信原则,无视法律边界,乃至公私“混搭”,权法不分。

  [参考对策]

  一方面,法院应该以更大的公开,披露这些失信官员的相关信息,使之接受社会监督,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倒逼失信官员检点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免于继续失信。对于那些个人失信的官员,不妨也采用当下法院对一般老赖的惩治路径,诸如限制高消费行为、不得贷款买房等等,官员没有任何理由自外于这些条款。

  另一方面,针对公职人员的相关制度也该跟上。比如,中办、国办近期就发文明确,在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应作为其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应该说,这样的“禁止令”十分必要,如果一边欠债不还、失信丢人,一边还要评优升职、仕途得意,无疑是在助长失信行为。
看过“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

9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