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一)

  2016年12月27日,台前县下发《台前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建设“德美台前”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以及《台前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对红白事的彩礼、酒席等标准提出指导意见。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1月4日《河南商报》)

  综合分析

  实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传统却一路向下,反向而行,红白喜事陷入了狂热的攀比之中。红白喜事泛滥,攀比之风屡禁不止,已然成为民众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天价彩礼”如同瘟疫一样蔓延与渗透,要么“一娶返贫”,要么“无以为娶”,在日益膨胀的彩礼面前,社会风气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民间自律与自为难以跟进的情况下,公权力的及时介入与参与,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移风易俗就十分必要,也是公共责任的应有之义。

  不过,以文件形式对彩礼等标准予以界定或许并非法治方式。囿于公权过度干涉私权,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与质疑,其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也面临挑战,执行起来相当困难。管不管是一个责任问题,如何管是一个手段问题。不管是失职与失责,对泛滥成灾的人情风无法形成遏制,管理的手段不正当,又与法治的原则相背离,无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公共权力的行使要恪守边界,因而在移风易人俗方面,要坚持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指导大于强制,二是公权不得干预私权。

  对策措施

  在移风易俗方面,需要公权力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欲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还得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是在社会普遍存在“金钱至上”价值标准的情况下,务必在全社会形成移风易俗的共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以官风和政风的整治,带动民风的好转。在具体的手段上,除了强化思想的教育,价值的倡导与行为的规范之外,政府可以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定自治公约,最终实现“民事民管”、“民事民为”的管理效果。

  党员干部示范或行政指导的方式加以引导,不能采取硬性的行政手段去强制村民移风易俗,否则善良的愿望可能适得其反,最终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综合分析

  中国历史教材此前常用的“8年抗战”,为人们所熟知。8年,是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起点的全国性抗战。现在,一个新的历史概念即将在新一代国人心中形成:“14年抗战”的起点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从“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这6年,被庄重写入教科书的抗战史。

  教材是教育过程开展的基本遵循,代表了权威、标准与主导,全面体现知识、智慧,科学性与人文性。在教材中对14年的提法予以明确,就是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接受怎样的历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看待历史、迎接未来。在中华民族走过的漫长征程中,抗日战争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段历史。让青少年准确了解、正视这段历史,不仅可以增强整个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弘扬爱国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历史成为最好的爱国主义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打下厚重饱满的精神底色。提醒孩子们,在日后真正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时,在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之时,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因此,从8年到14年,不仅仅是数字的统一,而是对一段历史的认知,是用历史教育为孩子们更好打下精神的底色。

  对策措施

  一是弘扬抗战精神,强化国家意识。看清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内涵上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的历史地位,才能正确认知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二是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

  2017年1月9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报了该省医保个人账户活化政策,明确个人账户历年资金可用于支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配偶、子女、父母的医疗保障费用。浙江省也成为国内率先出台政策允许家庭成员之间医保资金进行共济互助的省份。(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综合分析

  [原因]

  禁止医保账户资金借与他人使用的初衷,其实就是防止医保资金被随意套取滥用,这是基于加强监督管理的考量。然而,这样的考量却是以牺牲家庭伦理和法治为代价的,因此,必须加以反对并及时纠正。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都包含了最基本的法治精神,都承载着最基本的家庭伦理,禁止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的政策法规在注重医保资金监管效果的同时,却忽视了基本的法治要求,有悖法治精神和家庭伦理。更要看到的是,在浙江省医保账户已允许家庭共济的情况下,其他省份依然将其视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这样就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尴尬状况,还损害了法制的统一,从而伤害司法权威。因而需要尽快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医保账户的“家庭共济”。

  [意义]

  医保“家庭共济”可有效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政府部门对职工医保的规范管理,更好地做到医保资金专款专用,抑制医保资金用于购买生活用品的社会歪风。对政府而言,这是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惠民利民的好举措,也是给了百姓又一民生福利。“医保共济”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让政府赢得了信任,实为双赢之举。

  对策措施

  当“家庭共济”的模式虽好,若过于单一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推动医保个人账户的合理、高效和精准使用,需要在管理思路上具有更宽的视野,更灵活的措施,在手段上更进一步。除了可以家庭共用,购置保险、进行养生和体育健身之外,还应从宏观上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之间的结构关系,适当增加统筹基金的缴费比例,降低个人账户的返还数量,或者对个人账户的返还结构进行调整,对特殊群体给予照顾。在综合平衡与全盘统筹之下,激活医保个人账户才会更有活力与张力,并让公共管理的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看过“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

9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