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2)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

  作答方略

  材料1时间跨度较大,简要介绍了西柏坡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由建国前作为农村指挥所的革命圣地演变为建国以后以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可以说,本段材料最重要的作用是交代“大西柏坡”建设计划提出的背景。

  材料2以时间为线索,依次选取7个重要时间段,既有省政府领导对“大西柏坡”建设的指示,又有“大西柏坡”建设的具体内容,信息量大而杂,必须重点阅读。就申论考试而言,本段材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大西柏坡”综合建设的现实意义(领导讲话中体现);二是“大西柏坡”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材料3将视角定格在“大西柏坡”建设的主要地区——平山县,介绍了该县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优势,以及“大西柏坡”建设对该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4重点论述了在“大西柏坡”建设中精神文化的作用,即材料中提到的软实力、软环境建设。其中包含专家对于软实力建设的一些建议,可以为我们作答第三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材料5介绍了“大西柏坡”建设对平山县当地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拉动影响。属于辅助性材料,对解题参考意义不大。

  材料6描述了“大西柏坡”建设以来当地假日旅游经济繁荣的景象。属于辅助性材料,对解题参考意义不大,值得提取的一点信息是红色电影动画片《西柏坡》即将拍摄。

  材料7重点介绍了宜春市为打造本地文化品牌——月亮文化而采取的“三步走”战略:深挖月亮文化资源→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推广月亮文化品牌。对我们作答的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总体来看,本卷材料通俗易懂,阅读难度不大。通篇材料探讨的核心问题为如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材料提出了将西柏坡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相整合,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带动区域整体优势,以区域整体优势扩大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发展战略。将红色文化与当地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优势,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也成了当地人们的期盼。红色文化属于政治文化,在将红色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文化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处理好挖掘与保护的关系。在“大西柏坡”建设中就存在着这些问题,给定资料所描述的重点是当地基本设施建设已取得很大进展,“大”已经初具雏形,为我们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大”不等于“强”,“强”靠的是文化品牌、软实力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在于文化,我们需要挖掘文化的内涵,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大西柏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答案解读

  (一)依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依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意义,属于概括分析题。通过对所有给定资料的内容分析可知资料1通过介绍西柏坡的历史地位,讲述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西柏坡精神的提倡和学习为“大西柏坡”的开发建设吹响了号角。资料2讲述河北省政府对于“大西柏坡”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并且资料2中的第一段谈到强调“以对党和国家前途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高度,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高度,从发挥窗口作用、提升河北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资料2中第二段提到的“一抹红带出七彩”的“大西柏坡”建设规划定位为集教育、休闲、旅游、度假、健身于一体,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资料3中谈到“‘大西柏坡’开发建设的提出,无疑为平山旅游业和平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前景”。资料4则叙述“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为加快当地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带来契机。资料5的第一段讲述“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对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第二、三段讲述开发建设对当地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资料6讲述“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资料7则以宜春建设为个案指出了开发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考生将以上资料和观点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即可作答此题。

  【参考答案】 一是有助于利用“小”西柏坡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大”西柏坡景区的资源优势,以小带大,以大促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传统。二是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有助于提升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有助于打造河北旅游产业品牌,形成一条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五是有助于引领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六是有助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根据你对“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联系给定资料,谈谈“大西柏坡”开发建设都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内容。(20分)

  要求:着眼于“做大”“做强”,思考有整体感和层次性,不超过250字。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依据对给定资料中“一抹红带出七彩”的理解,论述“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所涵盖的工作内容,仍属于概括分析题。并且题目中要求着眼于“做大”“做强”“大西柏坡”开发建设,体现出思考的整体感和层次性。考生作答此题时,首先需要明确“一抹红带出七彩”的内涵。关于此内容的相关论述出自给定资料2中的第二段:“该规划将‘大西柏坡’定位为集教育、休闲、旅游、度假、健身于一体,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出要充分利用‘小’西柏坡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地优势,做足红色旅游特色,利用‘大’西柏坡景区的优势旅游资源要素,拓展旅游的游览、服务、集散空间,形成‘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大西柏坡区域旅游发展空间。”通过对这段话的分析,考生可以知道规划中对于“大西柏坡”的建设是旨在以小带大,由点及面的。而作为“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关键的“一抹红”,即“红色文化”,其最根本的示范带头作用就是已经拥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革命旧址)的文化教育推动作用,而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就是如何突破地域和体制的限制,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特色文化等资源优势相结合,进而在此基础以“领袖、旧址”为主题的建设扩充深化为“领袖、旧址、山村、人民”的建设,实现西柏坡由精品小山村到国家级特色旅游风景区的飞跃,最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当地的旅游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其“做大”“做强”的总体目标。考生在作答此题时应遵循此思路并结合文中的相关给定资料进行作答,在内容建设上要体现出“做大”“做强”的思路。

  【参考答案】 “一抹红”指红色旅游,“七彩”指由红色旅游带动和发展起来的各种产业。“做大”“做强”“大西柏坡”开发建设包含下列工作内容:一是修缮和恢复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等,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旧址”带动教育等文化产业活动的发展。二是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龙头,突破地域和体制的限制,整合平山县及周边资源,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进行有机融合。三是将红色旧址建设扩充深化为红色旧址与山村建设相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四是将西柏坡逐步打造为由精品小山村到特色大景区、再到国家级特色精品旅游的主题风景区。五是整合和提升当地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建设高美誉度、高旅游价值的红色旅游大景区。

  (三)“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既要考虑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更要突出精神文化的传承追求。请参考给定资料,就如何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20分)

  要求:理解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切实可行,不超过250字。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挖掘和体现“大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属于提出对策和建议题。考生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大西柏坡”的精神文化内涵,然后才能就如何挖掘和体现该精神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建议。“大西柏坡”精神文化内涵是基于原先的“小西柏坡”精神而言,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其本质仍是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小西柏坡”精神。考生在作答时应按照先挖掘精神再体现精神的步骤。通过对整篇给定资料的内容分析,考生可知给定资料4涉及精神文化内涵,给定资料7则是讲述江西宜春成功地将当地的月亮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进行完美结合的案例。这两则资料均可以为考生作答该题提供思路。资料4的第一段讲述了专家学者等为了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在“西柏坡精神高层论坛”中畅谈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而这实质上就是对“大西柏坡”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此外资料4的第二段提到的“建立西柏坡红色文化体系,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的举措也属于对该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而对于该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在资料4的第二段中有所提示,如加强软实力、软环境的建设,景区设计要彰显其当地文化特色,丰富以西柏坡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等。此外,资料7中所提到的宜春经验也提到了将精神文化内涵与景点建设、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以及借助媒体等媒介,策划并创作宣传相关文化产品的举措,考生将这些举措进行分条概括和提炼即可作答此题。本题所给答案超出规定字数,是希望加深考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考生可根据此答案再进行提炼。此外针对类似题型,考生在平时的申论复习中应注意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把握,才能做到答案源于材料而又高于材料,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

  【参考答案】 第一,建立西柏坡红色文化体系,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并借助“西柏坡文化艺术节”“西柏坡论坛”等平台,邀请专家学者等共同挖掘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弘扬、传承、彰显西柏坡品牌。第二,利用西柏坡的红色资源优势,借助电视、报纸等媒介,策划并创作宣传以红色西柏坡为主题的文化作品,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打响西柏坡精神文化品牌。第三,根据“文化是灵魂,人人是环境”的理念,加强软实力、软环境的培育和建设。第四,景区建设设计要融入西

  柏坡的文化特色、本土特质,体现西柏坡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按照“以红为主,古俗交融”的思路积极打造“大西柏坡”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大西柏坡”文化格局。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表达生动,不少于1000字。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统观全篇给定资料,均是围绕如何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话题而设置的。并以河北本地“一抹红带出七彩”的“大西柏坡”的开发建设规划和江西宜春成功打造“月亮之都”的实例印证了品牌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考生可以结合这些给定资料中的实例,从中提取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就品牌与资源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等进行相应的论述,写出一篇紧扣文章主题的议论文。

  【参考范文】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资源是一个地方有形的资产,是其发展的基础。品牌则是一个地方的隐形资产,是其发展的核心。只有同时利用好资源和品牌,才能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月都宜春”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利用好资源和品牌优势。只有深挖优势资源,才能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优势资源是树立品牌的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就是一个地方的“米”,是其发展的根,没有资源,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只有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打造品牌成为可能。“小西柏坡”正是利用红色旅游资源这一独特优势,做足了红色旅游特色,从而最终实现了“一抹红带出七彩”的“大西柏坡”建设的飞跃。

  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旅游经济要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立足现实,树立品牌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月都宜春立足“月亮文化”这一现实,树立品牌意识,深挖月亮文化资源,做足月亮文化文章,打造出了自己的月亮文化品牌,从而使自己从“养在深闺人未识”走向“扬名海内外”。由此可见,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政府应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综合开发建设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入考察、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优势等,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指挥与协调的作用,多听取民众的意见,在保证地区间经济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打破地域与体制的限制,整合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设规划。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要将人文与生态相结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品牌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文化;品牌即物质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打造品牌时,要注意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纪念地的恢复重建,同时要加强自然景观的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场地、布局、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精心谋划景区建设的同时,必须充分挖掘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并在景区建设的同时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使精神物质化、物质精神化,打造富有地方特色、与众不同的旅游文化品牌。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要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使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借助文化艺术节、论坛等形式,邀请学者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文化品牌当作一个文学专题来讨论、研究,提升品牌的品质与品位;利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邀请名家策划、创作,塑造与品牌相关的艺术形象,丰富文化产品的种类与内容,扩大品牌的覆盖面;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增加品牌的知名度。

  扬长避短,挖掘优势资源,可以说是科学地发展经济。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全局发展,可以说是持续地发展经济。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持久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构建和谐社会。
看过“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8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