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一)

网络安全问题为信息安全带来机遇。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而这些挑战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机遇。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安全漏洞不断推陈出新,国家加强网络安全立法,为保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支持。支付宝、携程网宕机事件折射出互联网服务背后的黑色危机,但这也倒逼企业重视网络安全,探索推进技术的升级改造。此外,频见报端的网络安全事件给公民敲响了警钟,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这过程中,网民同样意识到网络数据可挖掘之处,利用数据追踪,网络反腐开展得如火如荼。“互联网+”的火热使政府、企业、个人更加重视信息安全。

“互联网+”盛宴开启之时,就注定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信息化成为新常态,人们在利用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然会面临安全问题,不逐个击破,统筹解决,势必影响信息化健康发展。面对“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需求的大幅提高和升级,我们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在挑战中寻求出路,保障信息安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战略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全新挑战,但同时,数据化也为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机会。只有始终坚持信息化发展与信息安全保障“一体两翼、驱动双轮”的清晰战略,才能实现“互联网+”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2017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二)

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建筑用砂需求激增,砂石价格持续走高,普通的砂石资源变成了让人眼热的“软黄金”。大量非法采砂船涌入长江干支流,一时间,过度开采、乱挖滥采江砂盛行。铁铲过处,留给河道的是千疮百孔的伤痕。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保护河道安全,必须重视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科学立法,加强制度保护,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在暴利的驱动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不仅给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水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设水生态文明,必须实现最严格的制度,用制度保护环境。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以长江非法采砂为例,行政处罚产生的震慑力远远不够,违法成本过低,是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保证河道防洪等方面的安全,必须严格科学立法,通过追究河道非法采砂者刑事责任,加强制度保护,守护水生态安全。

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筑牢水生态文明建设防线。目前长江河道管理管理上尚缺乏衔接,在执法过程中,支流、湖泊往往成为违法采砂船躲避干流上高压严打的避风港,一些河流滥采乱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要达到依法、科学、有序的采砂管理目标,需要加强部门管理合作,加强日常巡查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河道安全。我们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是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如何用法治的刚性力量守护好水生态文明,是一个亟待解除的问题。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标本兼治,以法治守护水生态文明,确保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017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三)

中国制造升级政府需要做什么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当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中国人吃饱了肚子,才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调动起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但真正使中国强大起来,还是“工业化”的功劳。到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出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0%,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这主要是靠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土地、资源成本,环境污染,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等要素快速获得的。而现在这些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低廉”已不可得,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倘若不进行深化改革,不迅速进行经济发展换挡,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内经济连必然转入中速增长都难以为继。

为此,中央深谋远虑,已经做出“顶层设计”,要求作为工业化龙头的制造业发展水平需要迅速升级,打算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走,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强国的转变。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也是这一战略部署的举措之一。

“中国制造2025”作为第一个十年规划,一是要求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的创新能力,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的兼容发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二是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三大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三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推动实现标准化突破,提升质量竞争力。四是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开展制造业领域标准比对分析、外文版翻译、标准互认工作,推动中国装备、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

这就是已经绘就的“顶层设计”蓝图。要将蓝图变成竣工图,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做的功课十分重要。笔者提纲挈领地看,

一是要闻风而动。可以说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要把“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指导思想融汇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能说“发展”只是经济部门的事,尤其是宣传舆论战线应该大造舆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针对当前某些干部的不敢担当、不愿担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要用“三严三实”的武器进行整治,应该包括不换思想就换人,安于现状就下课。

二是要加速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对国家发展所应发挥的引领、保障、规制、调节的作用,切实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就我国现实情况来说,能够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仍是传统产业,倘若只注重就业,而不重视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有些企业已取消教育培训机构),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速。更兼适应高端劳动力的人才正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合。靠外行领导内行释放不出强大的劳动力红利。

四是要强化“国家团队”(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建设,这不但因为它们拥有优越的国家资源,且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做支撑,可以集中力量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产品质量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以往的教训是,一有所谓新的产业机会,地方政府便一哄而上,争相“跑部”要项目、要投资,结果低水平、重复建设比比皆是,既浪费资财又孳生了诸多腐败。

五是要建立企业领导人遴选、产品、服务标准的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领导人委派制的弊端多多,恕不赘述。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又能保障公平竞争,也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

中国制造升级,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并非越俎代庖把政府引导变成政府主导。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看过“2017年河南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

8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