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申论文章抓主题是关键
在段尾处,看看有没有总结全文的话。如“综上所述”“总之”“总而言之”等等。这些标志性词语后面往往是文章的主题。
三、当段首和段尾都没有出现主题时
那就要仔细看看文章中有无理论政策或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比如看材料是否有报告或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理论政策。这些理论及领导人讲话不是随便引用的,往往都是和材料的主题有直接关系的。
四、看小题目的题干中有无高频词汇
因为小题目的题干往往是对前文的高度概括,所以只要看小题目的题干基本就能了解整片材料所讲述的大体内容了。因此,看小题目题干的高频词汇,总是反复出现的词语,我们就可以判断有可能这个高频词语就是我们要找的主题。
以上是四种常见的寻找主题的方法。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看作文题目的题干部分,如果是半命题作文直接告诉你“围绕**”“以**为主题”这时主题已经有了。或者作文时命题作文,那么恭喜你了,也可直接就从题干中判断出来主题了。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复习勿踩五大雷区
一、申论大纲≠申论题目
市面上讲解申论题目的内容多如牛毛,大多数考生只从做题开始申论复习,但少有人一针见血地说明白: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考试的意义何在?
借鉴一下国考申论大纲,关于申论是什么,是这样表述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大部分考生看了也不懂其意,所以只能申论题目上了解,模糊类比自己接触的考试中比较接近的可能是语文,只是申论将材料换成了时政主题而已。这种简单地从申论题目入手、个人经验中类比找申论复习的方法和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不得要领,意味着一开始的方向错误,后面再努力复习,也是徒劳。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申论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入职考试,即考生是在公职人员的立场,通过材料给定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能力的测验。这里突出2个要点:1、立场。是在公务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不是记者、不是老百姓,立场决定方向,同一个问题不同立场上的说辞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很多考试从公考申论复习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忽略的重要认知,导致整个申论答题方向错误,自然得分极低。2、一定是在给定的材料设定的情景中答题。偏离给定材料核心,也是一部分考生常见的问题,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自顾自答题,最后只能是低分,事倍功半。
二、多买几本书多做题≠高效全面的申论复习
很多考生会有补偿心理,开始复习前就会买来各种参考书籍,等到复习的时候猛然发现,大部分书籍内容相似、题目都会,就自我认知自己能力不错了。这样的唯一后果,就是形成僵化思维,做题模式化、机械化,抹杀了真正应对不同主题的创新解题思维,难以拿到高分。
高效有思维的申论复习,2本书足够。一本能够建立正确思维、提升应变能力的教材,一本真题。只有切实了解到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阅卷规律,以及学会评判怎样的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是能够获得高分的,怎样的申论答题方法是拘泥于套路的,才能够真正丰富自己申论复习经验以及答题方法要领。所以,选一本好书,花时间细细阅读,掌握了这些基本思维问题,才有可能在申论备考中有针对性,取得比较理想的分数。
三、关注时政≠申论复习
各种关于申论复习的文章、辅导中,都会提到半月谈、人民日报社论等一些报刊杂志,对于申论复习的重要性,这里要特别指出,关注这些时政素材,绝不是申论复习及答题方法提升的主要方法,实际上只关注时政,还会事倍功半,走错方向。
比如,《半月谈》上面的文章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具备一定的水平,虽然都是关注的我国的热点问题,但是记者或评论员所属身份和所处角度立场不同,使得他们在写作时笔锋更锐利,并且更多的内容站在一个监督者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挖掘社会问题。这实际上是与申论考场上考生所处的角度有很大偏差的,前面分析过,公考申论考试的立场问题,因为在申论考试中,考生以准公务员的身份答题,更应该关注的是在政府职员的立场上,如何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而非犹如记者身份一味地挖掘、分析问题。因此,《半月谈》等相关杂志、报刊可以作为开阔眼界的热点素材积累,在利用时也要时刻注意转换身份后的说辞,切不可以此为申论复习的主要依据,还应回归教材和申论考试核心。
四、申论论述题≠语文作文
申论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闭门造车肯定拿不了高分。申论的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孤芳自赏,很多考生在申论复习一个阶段之后,尤其是学了一段时间的申论写作后,觉得自己写得非常好了,连标准答案都显然不如自己的文章了,然后还加大练习量,从最开始一天一篇文章变成一天三篇,如行云流水一般。
结果一参加考试,分数惨不忍睹。为什么?申论论述题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你自己对社会事件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素材积累来逐步丰富的,不像语文作文一个题材一个模板,就自信十足了。在练习完成之后,用2倍于答题的时间去对比答案的角度和思考层次,综合起来并且学会扩展思路、丰富答题的角度和观点类型,才能更好地提升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能力。
五、试题答案≠满分答案
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复习做题过程中,对于题目答案的盲目相信,会导致自我分析能力、完善观点能力的退化甚至丧失,背离了通过做题提升申论答题能力的初衷。
要知道,真正的申论考试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卷组只会就题目给出几个得分点,踩点得分,多于几个得分点给满分。所以,申论答题角度和思维最重要。而大多数的申论真题答案、习题答案,只提供一个答案,这个答案还不一定能够得上满分答案,可能只是一个6分的答案(满分为10分举例)。如果考生只参照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答题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那么试想,你会将你的答题能力限制在一个6分答案中,如何能够提分?提高思维能力?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大作文常见的文章结构
申论作文结构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变化多样,但是不论怎样变化各位考生要记住一个思想就是申论作文都是议论文,因此申论的作文就应当符合议论文的整体要求。也就是 “提出观点——分析论证——结论对策”的逻辑结构来行文,因此一定要进行整体把握。而在这个整体的结构上面,申论作文结构又有如下写法。
一、五段三分式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作文结构。考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在考场上也是比较受到阅卷考官欢迎的一种结构。标准的五段三分指的是开头一段,主体部分三段,结尾一段。主题部分的三段就分别是三个分论点。在试卷上的呈现形式就为:开头+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结尾。在这个标准的五段三分式的结构之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结构。例如分论点可以有四个或者分论点有两个。也可以在开头与分论点一之间或者在最后一个分论点和结尾之间加一个分析过渡段等。因此在标准的五段三分式的结构基础之上,考生都可以根据考场上的试卷及自己的把握进行合适的选择,可以进行适当变化也可以采用标准型进行书写。
二、思辨型
这是一种特殊的文章结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结构称为关系型的文章结构。这种文章结构类型主要适合用于论证A与B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例如2010年国考副省级的作文。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论证海洋的开发与海洋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就应当选用思辨型的文章结构。思辨型的文章结构的呈现形式为:开头概括材料,引出A与B;第二段说明A与B的整体关系;第三段分论点一,主要从A的角度阐述B(阐述A对B的重要性,重点说A);第四段分论点二,主要从B的角度阐述A(阐述B对A的重要性,重点说B),第五段结尾。整体来说这样的文章结构重点就在于论证关系,从总体说明再到分别说明充分的进行论证。例如就是前文提到的国考题目,在文章的写作是就可以为开头引出海洋的开发与保护,第二段说明二者关系为“开发与保护绝非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而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三段分论点一“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是前提”,重点说保护;第四段分论点二“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是目的”,重点说开发;第五段结尾。
在考场上,文章的好坏,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评分标准,因此部分考生就认为要不要在结构上面追求新颖。其实不然,结构最重要的标准是完整和匀称,因此各位考生在考场上需要做到的也就是保证结构的完整和匀称,前文所讲的两种结构就是考场非常好的选择,各位考生在考场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选择。
看过“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