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江苏公务员申论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年江苏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体制”的说法,足见国家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视。加强社会治理能够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设平安中国、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重要若此,加强社会治理需须谨记习教诲,核心是人,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创新。

社会治理要以人为本。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个体,把个体这一小单位解决好了,社会这一大范围也就治理好了。古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在于人是国家社会之本,以人为本,社会就会稳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有希望。城市管理者的暴力执法正是由于没有人本意识造成对于民众的意外伤害;政府管理者的吃拿卡要正是由于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淡薄造成办事成本虚高;企事业单位正是脱离了服务群众的主旨造成了医患矛盾频发、民工维权时有发生。2014年10月8日富士康重庆厂区大量工人,在不堪忍受公司变相降低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开始打出标语、进行罢工,造成社会治安出现混乱、生产秩序受到影响、社会舆论产生热议。从中不难发现企业的人本思维缺失对于企业秩序而言是损失、对社会治理而言也是损失。简言之,社会治理离开以人为本就会虚无缥缈。

社会治理要以基层为重点。“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就是当前基层实际写照,社会治理包括农村治理、城市治理、网络治理。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农村治理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基层是社会治理需须抓好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需须“四下基层”,要经常洗洗澡、治治病、照照镜子、正衣冠,这些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层治理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当下我国在基层治理方面也做出了重大人员安排,比如各省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担任领导干部,比如选聘生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再比如三支一扶项目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由此可见,基层治理对于社会治理是非常重要也是需要的。

社会治理要以创新为关键。商鞅变法革新了秦国利益分配体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新一轮社会治理结构形成;明治维新打击了日本旧的社会阶层体系,引发了社会群体间上升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日本社会治理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摒弃了陈旧的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继而带来社会的全面变革,上述事例足以证明创新对社会治理所带来的震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国企改革让一部分工人下岗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主导企业改革浪潮,进而促进了社会治理变革;事业单位改革砍掉了基层办事人员相关福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进而影响政府治理、引发社会治理变革;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动摇了公务员终生制,激发社会治理人群热情,进而影响社会治理。因此,创新是社会治理优化的引擎。

完善社会治理需要以人为核心、以基层为重点、以创新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进步,做到由“管理”到“治理”的升华,达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有鉴于此,完善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简政放权、需要公民保持理性、需要社会营造氛围。

2017年江苏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建筑用砂需求激增,砂石价格持续走高,普通的砂石资源变成了让人眼热的“软黄金”。大量非法采砂船涌入长江干支流,一时间,过度开采、乱挖滥采江砂盛行。铁铲过处,留给河道的是千疮百孔的伤痕。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需须依靠制度,需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保护河道安全,需须重视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

科学立法,加强制度保护,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在暴利的驱动下,河道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不仅给河道及防洪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水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危害。建设水生态文明,需须实现最严格的制度,用制度保护环境。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以长江非法采砂为例,行政处罚产生的震慑力远远不够,违法成本过低,是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保证河道防洪等方面的安全,需须严格科学立法,通过追究河道非法采砂者刑事责任,加强制度保护,守护水生态安全。

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筑牢水生态文明建设防线。目前长江河道管理管理上尚缺乏衔接,在执法过程中,支流、湖泊往往成为违法采砂船躲避干流上高压严打的避风港,一些河流滥采乱挖现象依然十分突出。要达到依法、科学、有序的采砂管理目标,需要加强部门管理合作,加强日常巡查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维护河道安全。我们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需依、执法需严、违法需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是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如何用法治的刚性力量守护好水生态文明,是一个亟待解除的问题。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标本兼治,以法治守护水生态文明,确保人们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017年江苏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文化视角看,也存在追求浮华、模仿西方、刻意标新等误区,需要加以改进和规避,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纠正追求浮华的偏向。一些城市建设盲目追求“世界第一”“亚洲之最”,这种追求浮华的做法是错误的。表面华丽气派但缺乏人文含量的城市,显露出来的往往是单调、浅薄与浮躁。相反,像伦敦街头随处可见新旧砖块拼接而成的路面,却丝毫没有影响其作为国际知名都市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城市建设除了要在城市功能完善和优化上下足功夫,还要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上做文章。应坚持精约简省原则,在就地取材上多动脑筋,在因势利导上多想办法,学会“花小钱办大事”;杜绝花里胡哨的做法,积极践行简洁洗练、辞约意丰的城市建筑理念和风格。当然,精约简省不等于简单粗放,宏观构想要科学、微观设计要到位是其基本要求。

纠正模仿西方的偏向。有些城市热衷于模仿西方做法,过度重视引进国际元素,企望借此迈向国际都市。这也是不对的。在城市建设中适当吸取西方先进理念和文化精华并没有错,但唯洋是举容易食洋不化。实际上,越是想赢得国际注意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就越是要珍视和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东施效颦只能落得个贻笑大方。同时应看到,城市建设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策略,而且是担当,我们有责任把每座城市都建成展现中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鲜活载体和平台。还应注意,城市建设需要立足本土特色。如果城市规划建设只知“摊大饼”,修建政务大楼只选“宝塔官帽”造型,改造广场只懂布设音乐喷泉,那么这座城市需将淹没在城市的汪洋大海中。一座城市只有充分挖掘人无我有的地方文化,积极尝试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建筑形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入手,表达和展现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才会脱颖而出。

纠正刻意标新的偏向。近年来,人们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依然存在未将历史建筑和古迹纳入城市建设考虑范畴、为提高任期政绩而无视保护工作以及不懂得如何保护等问题。有些城市为标新立异而大拆大建,甚至“拆真古迹、建假古董”“复制古城、搞滥经典”,毁坏了大批历史建筑和古迹等城市文化元素。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表明,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与推动城市设施更新、功能完善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解决方案是践行“立新而不破旧”原则:为满足现实需要而适当做加法,为保护文物需要而尽量不做减法。这样就能确保历史文脉以建筑和古迹等形式被保护起来、延续下去,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千年古屋才是保护对象,也不只是名人故居才应得到保护,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和古迹都应纳入保护范围。这是因为,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而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城市文化完整图景的真实底色。

看过“2017年江苏公务员申论范文”

8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