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

时间: 焯杰2 申论辅导

  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建设美丽中国

  坚守生态红线,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为此,一系列“最严格”的生态红线被划定: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建立天然林保护制度,建立草原保护制度,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等。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抓手,扎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良法才能推动善治。用健全的法治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才能事半功倍。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为打击环境违法的有力武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的立法规划等,立法“组合拳”使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趋严。

  生态红线不仅被划在辽阔的国土上,也划在了各级党员干部的脑海里。近年来,以敦促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为目的的综合督查及环保约谈备受瞩目。对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不再念“GDP紧箍咒”,一些地方开始逐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有力举措,都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在头脑中时刻绷紧生态红线。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决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实干齐心协力干下去,带领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多彩的美丽中国。

  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食品安全

  消费者教育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拥有正确的食品知识,还可以对生产者形成倒逼,推动市场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6月13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自2011年起,这一活动已持续开展了6年,在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消费者教育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拥有正确的食品知识,做出有利于健康的消费选择,还可以对生产者形成倒逼,推动市场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安全、健康食品。

  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反面案例说明,如果消费者能够对所购买食品的信息多一些了解,会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比如,有些非法经营者为获得更好的卖相,通过非法添加、化学处理等方式改变食品颜色,如用硫酸铜浸泡的返青粽叶包粽子,用化学方法令绿豆糕呈深绿色,等等。如果公众能通过相关教育方式获知信息,就会谨慎购买这些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当下信息社会,消费者往往面临信息缺乏和信息过度的双重困境,如何在信息缺乏时获取信息、信息过度时筛选信息,是进行消费者教育时需要解决的。

  消费者教育对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共利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它是一项长期工作,效果很难在短期内显现,因此应该通过强化立法和实施,设定各种食品消费者教育项目,以及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估制度,从而让消费者教育制度对个人和社会发挥最好效果。在这一制度体系中,政府应该承担基础性和主导性责任,因为教育本身是公共产品,只有政府主导和激励,其他社会主体才会长期、积极参与;由政府来统领安排不同种类的教育服务内容,也才能使消费者教育发挥最大功能。

  近年来,消费者教育已经受到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视。比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组织专业团队,编撰《预包装食品消费常识》和《进口食品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读本,图文并茂,并在今年3月向辖区60多所中小学捐赠近两万册;浙江省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国民消费教育中心”,推动消费教育的常态化、专门化,成为目前全国省级消费者委员会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消费教育平台。这些地方实践证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能更加精准、及时地促进消费者教育,避免重形式而不重质量的走过场。

  在我国,消费者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做出消费选择时的能力出现差异。比如,老年人更容易成为保健品消费方面的受害者,未成年人更容易成为垃圾食品的受害者,低收入者更容易成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等等。而不同教育程度的食品消费者,对同一个消费者教育资源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提供最适合特定消费者群体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各个群体接受更为有效的食品消费者教育。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还应充分考虑信息获取和查找的便利性,通过设定专门针对消费者的入口,运用精细的分类、搜索引擎等多种方式以便消费者查找。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消费者教育有效进入校园,让消费者意识从一开始就伴随个人的成长,使其终身受益。

公务员申论热点时评相关

6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