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公选领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法律知识 >

公选考试基础法律知识习题讲解

时间: 焯杰2 法律知识

  公选考试基础法律知识习题:

  B.国务院复议决定的行为

  C.高等学校不授予学位的行为

  D.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行为

  3.关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专门法院可以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B.对于案情简单的行政案件实行法官独任制

  C.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

  D.审理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

  4.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 )

  A.5年 B.4年 C.3年 D.6年

  5.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个表述正确?(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公选考试基础法律知识习题答案讲解:

  1.【答案】D。讲解:《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本题中刘备是原告,马超是被告,马超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诉的原告即刘备,而非刘备的父亲,因此马超要求抵债不构成反诉,不可以合并审理,应当告知被告马超另行起诉。刘备的父亲与刘备、马超的买卖合同纠纷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能追加为第三人,选项A错误。《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可见,提出反诉并不能引起中止诉讼,选项C错误。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成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发诉的构成要件是:一是反诉必须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二是反诉只能是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三是反诉请求具有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反诉应按起诉程序而后方式向法院提出,反诉具有独立的诉的要素,即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发诉一经成立,不因本诉的撤回而终结,也不因原告放弃诉讼请求而失败。最后反诉的目的具有对抗性,即反诉的目的是被告为了抵消、排斥、并吞原告的诉讼请求。故本题选D。

  2.【答案】C。讲解:《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诉解释》第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一)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行为;(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故本题选C。

  3.【答案】C。讲解:《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故本题选C。

  4.【答案】A。讲解:《宪法》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应当为5年,应当选A。相关法条:2004年宪法修正案30条规定,《宪法》第98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地方个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故本题选A。

  5.【答案】A。讲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其他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权利和自由如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宗教信仰等不属于政治范畴,而与政治权利并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相关法条:《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B、C、D项错误,A为应选项。故本题选A。

公选考试基础法律知识习题讲解相关

7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