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及答案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一)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②。
空闻迁贾谊③,不待相孙弘④。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注]①作者当时在长安,闻好友刘蕡客死异乡,写下此诗。②言:指刘蕡应试所作的对策。③贾谊:贾谊曾被贬长沙,后汉文帝召他回京问政。迁,升迁。④孙弘:即公孙弘,才学卓越,汉武帝时一度免归,后受重用,官至丞相。
⑴有论者认为这首诗全篇贯穿一个“哭”字,请就此对前两联作具体分析。(4分)
⑵比较分析这首诗颈联与尾联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4分)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答案
(1)①首联为好友忠诚蒙冤而哭。天下人都知道刘蕡忠心为国家中兴进言献策,却不被朝廷所容,蒙冤贬谪远方,怎不让人悲愤满腔!②颔联为好友英才早逝而哭。刘蕡虽才能卓越,却过早去世,没能像贾谊、公孙弘那样等到再度被朝廷重用,实在让人扼腕痛惜。(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①颈联是直接描写自己的痛哭情状。遥隔大江,诗人只能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死不复生,诗人惟有捶胸痛哭。②尾联是借景抒情。去年送别好友的地方,春寒料峭,大雪满地,阴冷的氛围烘托着诗人的悲凄心情,传达出对好友的无尽的追忆和哀思。(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二)
阅读下面孟浩然的两首诗,完成8-9题。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是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天。
8.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6分)
9.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答案
8.不相同。《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又无可奈何。(1分)“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不甘寂寞,渴望被举荐。(1分) “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2分)
9.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1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2分)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及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