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阅读强化练习带答案解析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预感

  滕 刚

  W君早晨下床时,忽然一个可怕的意念像闪电一般划过他意识的上空——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这个意念来得很突兀。W君觉得这种意念的出现不是无缘无由的。是一种预感。人死之前总是有预感的。关于人死之前是否有预感,W君原先是将信将疑的。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W君对此深信不疑。

  前天上午,W君家门前的马路上接连出了两起车祸,死了两个人,一位是花匠,一位是教师。两人都被车轮碾成肉酱。后来人们的考证证明,他们死之前都有预感。据说花匠在遇难的那天早晨,睁开眼睛便沉默不语,面呈死相。更怪的是他下了床便洗澡,剪指甲,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一个人居然会在早晨洗澡,这在当地是前所未闻不可思议的事。花匠死亡之前的怪异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有预感的。至于那位教师就更奇了。据说他在遇难之前一个月就开始焚烧他的日记、信件和其他手稿了。他甚至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要回他以往写给朋友们的信。总之,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留有他文字的东西都化为灰烬。那天上午,他踏上柏油马路不久,就有一辆刹车失灵的卡车盯着他追。他一边呼喊一边狂奔,结果还是被轧死在轮胎底下。

  W君认为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没有重视预感。既然有了预感,就该不惜一切去避免预感实现,绝不能听之任之。所以,W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

  汽车总不会冲进屋里来撞他。

  他漱洗完毕,就对妻子说:“今天一天我不上班也不出门,我在后院看书。天塌下来你都不要叫我,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我今天有重要的事。什么重要的事你不要问,问我我也不知道。就这样。”他说完就拿了一本小说和几块面包,钻进后院放杂物的土坯屋里去了。

  W君没头没脑的话把妻子搞得晕头转向如入五里雾中。W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病也坚持上班,今天怎么突然不上班了?为什么要到土坯屋里读书?他以前可是从未去过土坯屋的。妻子几次想去问他都没敢。W君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妻子只好去自己单位请了假,便匆匆回到家里,不论怎么说她不能让W君一人待在家里,她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先后有十四个人来找W君,都被妻子拦在门外。下午四点一刻的时候,W君单位里的经理来找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他赶快去上班。来者是经理,又有十万火急的事,他妻子不敢怠慢,便把经理领到后院。

  “我不去!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你什么话也不用说了,你开除我我也不会去。什么原因你不用问,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以后你们会知道的。你走吧!”W君挥舞着手臂声色俱厉地说。他急得虚汗淋漓。这时候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召唤。他没法让经理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他现在不能说出预感,预感说出来肯定凶多吉少。待预感消失后,他会好好地向经理解释的。

  经理被他搞得莫名其妙。经理出门前对他妻子说:

  “再观察一段时间,情况严重,就去叫医生。”他妻子含泪点头。

  大约晚上七点光景,一辆重型卡车飞驰在一条柏油马路上。临近三岔路口时,为了避免和一辆违章行驶的客车相撞,卡车急转弯冲向路边的小道,撞倒一堵围墙和一座土坯小屋后停住了。

  人们把W君从乱砖中扒出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W君之死使人们震惊不已。这一奇特的事件在当地传为奇谈。以后人们谈到人死之前是否有预感时,总拿W君之死作为例子。如果他没有预感,他怎么会突然一天不出门?突然钻进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土坯屋?又怎么会说那些奇怪的话呢?

  (有删改)

  ★1.(对点演练)结合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以“预感”为题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题目作用的探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方面,即题目与全文的关系;二是内容方面,把握题目的意义与全文的关系。“预感”指事先的感觉。对于“预感”一般人都会一笑了之或注意相关方面,但不会像W君这样躲起来。文章以“预感”为题,首先确定文章的风格是荒诞的,然后暗示人们要理解文章需要透过小说表面的描写分析暗含的思想等。

  [答案] ①文章的线索。全文以“预感”为线索行文,先写W君起床时的预感,再写为了避免预感的情况发生,W君躲在家中,最后写预感成真,W君被汽车撞死。②确定文章的风格特点(点明故事的荒诞性)。文章用“预感”作为故事发生的原因,暗示故事属于荒诞性的,要深入理解才能把握故事内涵。③有利于刻画人物。W君的做法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一般人对预感的看法与W君不同,小说以此刻画W君逃避的性格特征。④深化小说主题。小说表层的意思似乎在告诉人们宿命是无法逃避的,但实际上是告诉人们不要一味通过逃避来对付厄运,要敢于迎难而上,勇敢地与厄运作斗争。

  2.(思维拓展)(对应学生第2题)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中的W君因为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所以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并且躲到自家后院的土坯房,但最后死亡还是来临了。

  B.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意味着,W君所知道的消息并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但是这种传言客观上加重了甚至是触发了W君的“预感”。

  C.小说主人公被命名为“W”是运用借代的手法,这里的“W”并不是具体某一个人,而是泛指人类,意味着W君的命运具有普适性。

  D.这是一篇充满黑色幽默意味、风格和内涵上都独具特色的作品,它运用夸张的手法,营造惊人的巧合,表现了现实命运的某些难以言说之处。

  E.这篇小说内容看似荒诞离奇,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其构思十分巧妙,主人公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解析] A项,“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错,应该是“预感”,“知道”就意味着这件事是确实要发生的。C项,“意味着W君的命运具有普适性”不准确。E项,“又在情理之中”错,主人公的死并不能说符合什么情理,而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答案]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3.(思维拓展)小说为什么在第二段具体地插叙另外两个人的死亡事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小说第二段插叙另外两人死亡的事故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向假设去思考:如果没有这一段内容,怎么样?显然,故事就单薄很多,首先是“神秘感”“悬疑感”削弱了,然后后面W君“坚决不出门”的情节来得牵强。再从故事起因上考虑可知,实际上W君产生“预感”,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两件事的影响。

  [答案] ①增加小说的神秘感,创设小说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W君“决定坚决不出门”的情节,为之提供合理解释;③这两个人的死亡事故实际上是本文事件的最初起因,为W君“预感”的产生并深信不疑提供了解释。

  4.(思维拓展)小说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小说最后一段是说W君死后,他的故事成了人们的谈资,并且强化了人们对于“死亡预感”的相信。这与第二段中另外两人的死亡事故非常相似。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循环结构:W君因为别人的事故而笃信“预感”,而由于巧合他也死亡,从而他的死亡事故又成为别人笃信“预感”的引子。这种循环结构深化了作品主题的表达。

  [答案] 不可以。①内容上它是第二段的延伸:W君由于别人的意外死亡产生“预感”,而他自己的死亡又成为了强化别人对“预感”的相信的谈资。②结构上和第二段照应,使得小说的情节呈现一种循环的结构,深化了作品主题的表达,增强阅读效果。

6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