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练习

时间: 焯杰2 历史备考

  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练习:选择题

  )

  ①克里木战争失败 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3.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

  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

  C.封建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D.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5.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铁路总长(1861年)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0 000俄里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

  A....

  7.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俄国的思想近 ( )

  A.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 B.废除农奴制

  C.强化村社制度 D.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861年改革后俄国实行的政体是( )

  A、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资产阶级共和制 C、封建君主专制 D、奴隶主阶级专政

  9.1861年改革涉及的领域有( )

  ①经济领域;②政治领域;③军事领域;④教育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日本外还有 )

  A.俄国 B.意大利 C.美国 D.德意志

  12.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是通过(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制度,使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B.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促成俄国经济的大发展 D.消除了沙皇统治的危机

  1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15.下图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中国 D.俄国

  16.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17.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A. 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B.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C. 农民不得不重新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 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

  18.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

  A.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B.都建立起了民主的政治制度

  C.都对本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练习:材料题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基辅罗斯时期(10世纪)直到20世纪20年代,长久以来村社一直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社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而且是国家法令和政策的传播工具。村社职能涵盖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司法、兵役、宗教等内容。1861年改革对村社及村社职能做出了具体规定,村社成为国家的基层行政机构。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明显弱化,国家为了使其成为专制统治的坚强支柱,人为强化了村社的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十月革命后,经过苏维埃政权改造后的村社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浪潮中为集体农庄所取代。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的嬗变》

  材料二 俄国同西方的关系通常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关系。只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俄国才能报答西方,先是报答以俄国伟大的作家和作曲家的作品,以后又报答以布尔什维克党革命产生的社会促进手段。但是20世纪以前,欧洲对俄国的影响比俄国对欧洲的影响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是俄国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从19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村社的职能有哪些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欧洲对俄国的影响导致了”1861年改革的发生?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

  ——摘编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人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l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而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l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l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

  ——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

  (1)有学者指出,l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是什么?这种政策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

  【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

  (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3分)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24.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材料二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材料三 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练习答案

  1.C

  【解析】19世纪后期,俄国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转变。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并不是各阶层都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例如,农奴主就不希望废除农奴制,所以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十二月党人起义则是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的典型的表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度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3.C

  【解析】

  试题分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成为俄国农奴制的直接原因。因此选C。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

  点评:改革的背景:经济上: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政治上: 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工农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思想上: 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军事上: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直接原因)。

  4.A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是资产阶级以革命的方式来改造封建制度,这需要资产阶级强大的力量来完成,而当时的日俄两国资本主义发展都不充分,所以资产阶级力量都弱小,故才走上了改革的道路,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主要原因

  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纪中叶和1861年”,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选A。B不符合事实,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波及俄国;C不是根源;D产生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俄国农奴制

  点评:19世纪中叶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而惨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是因为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在本题中“觉醒”就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制度腐朽。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木战争影响

  7.A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要求“思想近代化”主要是解放人们的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入,打破了旧思想的束缚主要有利于经济上近代化C项不利于近代发不彻底的表现。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点评:注意对概念的理解,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8.C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四项都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原因有一定的联系。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主要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客观上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因此B符合题意,ACD都是制度腐朽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着的原因与结果关系的描述和阐释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其题干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等;另一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11.A

  【解析】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意是通过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国内的统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俄、日是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12.

  B

  【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判断。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亚历山大二世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斯托雷平改革最终是以失败告终;B项说法错误,其改革只是使一部分农民生活哦水平改善;C项说法正确,斯托雷平的土地私有化方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项说法错误,斯托雷平的改革只是在罗曼诺夫王朝行将朽木之际的改革,不能挽救沙皇的统治危机。

  考点:斯托雷平改革

  点评:斯托雷平领导实施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906年法令规定农民有权退出村社,随时可将份地确定为私产,以建立独立田庄(在村社某一地段内获得一块份地)和独家农场(完全脱离村社的土地),通过农民银行扶持“殷实”农民建立独立田庄和独家农场;1911年法令公布土地规划条例,规定凡进行土地规划的地方,村社份地均自动变为私产;推行向西伯利亚等边疆的移民政策。

  1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A 项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B项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就是城市化,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C项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不属于资本主义;只有D项在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的信息来分析,观察图片可知“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公民所占比重较小,臣民和愚民所占比重很大,在19世纪末,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进入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民主政治比较健全,与题干意思不符,故AB项排除;19世纪末的中国仍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结构中不存在“公民”,故C项排除;19世纪末,通过农奴制改革,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色彩比较浓厚,故D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的政治体制

  16.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体现的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中的“平等”的原则,所以这只能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的司法改革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四个选项都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题干要求是“主要体现”。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1861年改革后,农奴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还要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故选A。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

  点评:从背景、领导者、改革焦点看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彻底性:

  从背景看,改革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有很大关系,而当时俄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并不突出,改革的直接目的是要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从领导者看,这是一场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上是要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从改革焦点看,是要解决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的问题,即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农奴主的阻力,也就必然会维护封建农奴主的利益。

  18. 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和比较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涉及诸多国家的近代革命和改革,要求寻找共同点,依据相关史实,A项正确,因为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与日本的君主有太大的专权,故BC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历史评价

  19.(1)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明显弱化,(2分)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逐步强化(2分),十月革命后,村社最终被集体农庄取代。(2分)

  (2)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分)与俄国原有的落后的农奴制矛盾尖锐;(3分)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中惨败,加剧了社会危机,导致1861改革。(3分)

  20.

  (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4分)

  (2)“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2分)

  “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最的封建残余。(1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上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原因。可分别作答,如: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按照近代化史观揭示“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是指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最的封建残余,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健康发展。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21.

  (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依据:提倡君主立宪,推进政治民主化;宣扬民主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促进思想启蒙,影响近代民主革命。

  (3)表现: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

  (4)启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时改革;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关于“西方的脚步”,根据材料一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得出其内涵,即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关于“旧制度”,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联系当时俄国政体即可,即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兼顾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素养——近(现)代化史观。从而,本问具有一定难度。根据题干要求,本问实际上考查对戊戌变法作用的相关认识——推进政治民主与促进思想觉醒(启蒙)。本问在审题和作答时候,务必要抓住“戊戌变法推进中国近代化”主题,围绕此主题展开解读,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解读:A.政治上,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B.思想上,促进民众思想觉醒(启蒙)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知,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比较简单,实际上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相关内容——不彻底性(封建性),学生容易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性(封建性)之特点,主要体现在:A.保留了天皇制度,并赋予天皇绝对权力;B.注重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培养的是“和魂洋才”等。

  (4)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型,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围绕“俄、中、日三国近代化改革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中国改革·戊戌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俄国改革·农奴制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日本改革·明治维新;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认识·史观·近(现)代化史观

  22.(1)合理性:l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2分)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3分)

  (2)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2分)

  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地税征收现款,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保障。(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牺牲了农民利益的合理性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内容及教材中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来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答案。依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可得出改革的特点有对农民的掠夺性、欺骗性等特点,所以问题中设问结论是正确的。有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消极影响问题,需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的角度来分析归纳出答案,农奴的贫穷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少广阔的市场,农民被严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第二问,有关于日本改革对农业政策的中心内容问题,可依据材料中的“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而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来整理成答案。有关其作用的问题,可结合第一问的答案对比整理出来,日本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的影响与俄国是相反的,所以结果也是相反的。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两国对农业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23.

  (1)同: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1分)异: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2分)

  (2)方案:二一九法令;(1分)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任答2点,给2分)甲午中日战争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戊戌变法;(2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证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2 分)(其他合理说法亦可赋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俄国和日本的改革背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战争导致农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为了改变颓势亚历山大实行农奴制改革。日本则是在黑船事件后打开国门,综上可知是外来的战争因素推动着改革的开始。不同的是俄国是主动与英美争霸,日本是被动被美国侵略。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是二一九法令,答出即可。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答出两点措施即可赋分。中国古代例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都是因为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中国近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答出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农奴制改革•综合考察相关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明治维新•综合考察相关内容

  24.(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9分)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2分)答哪一点均可

  若认为材料一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4分)

  若认为材料二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4分)

  若认为材料三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回顾所学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的知识进行作答即可。第二问,第一小问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应该从发表言论这的不同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二小问作答时应该先选定观点,在进行论述。选择不同的观点,则论述的角度不同。注意论述和自己所选观点一致。总之,注意论点和论据前后一致,不可出现前后自我矛盾的现象,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6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