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带答案

时间: 思晴2 阅读理解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1】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2】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9.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0.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答案

  19.运用拟人,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1分)。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1分)。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2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正话反说亦可)

  (评分参考:手法得1分,散文化语言阐释得1分,情感得2分。)

  20.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2分);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1分),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1分)。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惋惜悲哀之感。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的想象蓄势。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E.题目中,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南山,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

  15.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两句。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答案

  14.BC

  15.“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满怀情意地让漂浮的暮云散去,皎洁月光把诗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为国家命运而愁苦的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


猜你感兴趣:

1.浙江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

2.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带答案

3.安徽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例题附答案

4.2017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有答案

9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