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 焯杰2 阅读理解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原文:

  ⑤多思有什么坏处呢?又有什么好处呢?

  ⑥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体会,除了下围棋、象棋等等以外,多思有时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误事。平常骂人说是“不肖子孙”,意思是与先人的行动不一样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孙。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过三思,是否达到了人们要求诸葛恪做的“十思”,没做统计,不敢乱说。反正是思过来,思过去,越恩越糊涂,终而至于头昏昏然,而仍不见行动,不敢行动。我这样一个过于细心的人,有时会误大事的。我觉得,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记得当年在德国时,法西斯统治正如火如茶。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个词儿Darauf_galngertum,意思是“说干就干,不必思考”。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扬弃。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⑦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题目:

  1.根据作者的考证,“三思而后行”的“三”有哪几种解释?(3分)

  2.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1)本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2)本文阐述道理亲切平和。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4分)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题答案:

  1、一是泛指“多”;二是指谋划事情的“开头、中间、结局”。(答对1点得1分,全对得3分)

  2、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证明多思有时会使人糊涂而误大事;接着举出当年德国法西斯信徒“说干就干,不必思考”的材料,说明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最后阐明遇事必须深思熟虑,从正反两面充分考虑以后,就必须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共3层,每层1分,意思表述明晰1分)

  3、(1)在中国,孔子是权威的思想家,作者引用并赞同孔子“再,斯可矣”的观点,对“三思而行”的批评便有了坚实的依据,因而令人信服。

  (2)作者用亲身体会作为阐明观点的主要材料,如谈家常般娓娓道来,这就使读者心悦诚服,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广东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相关

7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