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考生热点 >

中国艺术体操首个世界冠军

时间: 倩愉 考生热点

中国艺术体操首个世界冠军

第40届艺术体操世锦赛集体五圈决赛,中国队以36.550分夺得金牌!

2023艺术体操世锦赛集体五圈决赛,由郭崎琪、郝婷、王澜静、蒲彦竹、丁欣怡组成的中国队斩获金牌,创造历史。

体操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体操评判标准?在男女比赛项目中?两组评委给选手打分?D组裁判打难度分?由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特定要求构成?不设上限?E组裁判打完成分?小失误扣0.10分?中等失误扣0.30分?大失误扣0.50分?重大错误扣1.00分?两组裁判给分都是独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被去掉?然后算出的平均成绩就是选手的最后得分?

艺术体操比赛裁判10位

一般情况下,在国际大型正规比赛中,如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或者亚运会、全国赛等,裁判会有10位。其中D组裁判有4位,分别是D1、D2、D3、D4;E组裁判有6位,分别为E1、E2、E3、E4、E5、E6。选手的总分是由D分加E分所得。

D组的得分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难度分。比如我们的身体难度有3个,那么运动员完成了0.1分、0.3分或0.5分,她的D组分就会被相应地加上去。E分为完成分,从10分的标准线往下扣。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有失误动作,有艺术或技术上的错误,都会被扣除相应的分值。简单来说D分为加分制,E分为扣分制。

艺术体操形体训练内容的详细分析

1.把杆训练

把杆训练是气息、力量、柔韧性及稳定性的结合,是全方面综合的训练。它们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是以提高艺术体操素质为总目标的。把杆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扶把的各种站立、擦地、蹲、踢腿、屈伸、划圈、压腿、击打、身体的弯曲与波浪、移重心、平衡与控制、转体、跳跃等练习。把杆训练是艺术体操形体训练的基础,是贯穿始终的形体训练内容之一。借助把杆进行慢动作和分解动作练习,不仅能培养规范化的身体姿态,而且能有效地发展腿部、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能够发展细腻的肌肉感觉,有利于掌握技术细节,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地面”训练

“地面”训练是指坐、躺、卧于地面的各种练习,如坐地勾绷脚背、坐地吸腿练习、侧卧旁吸腿、仰卧吸腿练习等,主要是对全身肌肉进行等张力训练。“地面”训练主要是安排在艺术体操形体训练的初期,经过系统的“地面”训练,可使肌肉线条修长,避免肌肉向横向发展或成块状的形态,使学生获得专项所必须的基础技能。

3.身体动作组训练

身体动作组包括:跳、平衡、转体、波浪与柔韧等4类动作,是构成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的主要元素。身体动作组训练主要安排在后期的形体训练,主要是为学习掌握艺术体操难度动作做准备的。如平衡是转体的基础、劈叉是跨跳的基础、躺着做拱桥练习是做挺身起的基础等等。通过各类身体动作组的训练,掌握基本动作的正确方法,使学生懂得在全身各部分协调配合中完成各难度动作,在紧张与松弛相交替的韵律中表现出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动作的最大幅度、支撑的稳定性、移动的轻巧性以及动力、幅度和动作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在艺术体操形体训练中都以身体动作作为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4.舞步训练

柔软步、华尔兹、变换步、弹簧步是艺术体操形体训练进行舞步练习最常用的几种舞步,也有幅度较大的小跳步、小跑步、垫步、跨步、鹿跳等。步伐是完成艺术体操动作在空间移动的不可少的手段,是动作相互转换的纽带,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组合,便有不同的步伐,它们在肢体、躯干各关节、肌肉群的控制和支配以及重心移动上各不相同。所以在艺术体操形体训练中,有选择地进行舞蹈步伐的训练,有助于加快学生对艺术体操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改善和增强学生肌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达到形体变化与内心节奏律动的统一,使学生的基础素质有较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艺术体操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操对服装有什么要求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明确规定?在所有的团体比赛中?运动员要穿统一的服装?在鞍马?吊环?双杠?单杠四个项目的比赛中?一定要穿背心?长体操裤?体操鞋(或袜子)?之所以有这条规定?是因为这四个项目主要是以上肢动作为主?穿长裤不仅对运动员做动作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增加动作的美感?而自由体操?跳马这两个项目?基本上全身都要参与运动?特别是腿部的活动较多?为了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规则规定在这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可以穿短裤?也可以赤脚(防止打滑)?如果运动员违反这些规定?将从团体总分或个人得分中扣除一定的分数?

在表演方面?因为兼顾到轻便和美观?吊带衣搭配迷你裙是最适合的?另外?在颜色方面?蓝色是被公认为拥有缓解紧张心情和达到镇定的效果?考虑到选手在比赛时惊喜又紧张的心情?因此?在种种的因素考虑之下?蓝吊带是最适合的?此外?为了能够为表演者带来激励的效果?蓝色帽子也是缺一不可的?

11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