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伏,你吃面了吗
今天,正式进入中伏!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可能是10天或20天的时间。 今年中伏为20天,从7月21日至8月9日,被俗称为“双中伏”或“俩中伏”。
一旦进入中伏,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中伏正处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有谚语说:“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可躲”,还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这种高温、高湿、高热的天气就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
中伏时节,人们通常吃过水面、凉面、冷面、醋卤面等清爽开胃、消暑的面食。也有人喜欢通过吃热汤面“以热制热”,通过大量出汗来排出体内的暑湿。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俗说法
头伏吃饺子“元宝藏福”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
因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二伏吃面“辟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六月沾着恶月的边儿,所以也要“辟”。
入伏的时候,恰恰过完麦收。到了二伏天,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所以二伏天里吃热面是有科学道理的。
另外,二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二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三伏烙饼摊鸡蛋,欢送伏天结束
三伏在立秋之后到来,此时天气开始转凉,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容易着凉了,而此时那些“歇伏”的母鸡们“休整”了二三十天也开始“工作”了,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积蓄营养的鸡蛋。
因此,对于过去的百姓来说,三伏天里能吃到烙饼摊鸡蛋可谓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迎来凉爽秋天的意思。
中伏是二十四节气吗
三伏天和节气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不过三伏天期间 正好在夏天小暑、大暑、处暑这三个节气的阶段,同为夏天最热的时间。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中伏注意事项
三伏天的气候炎热,而且会因为暑热给人的身体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在饮食上面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腻,饮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因为含脂肪多的食物,会让人感到腹胀,不思饮食,而且由于三伏天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消化液分泌大为减少,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寒冷食物等因素,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再进食油腻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可以多吃一点鸭肉、鹅肉、鲫鱼、瘦猪肉、豆类、薏米仁、百合等,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这些食物不但让我们营养均衡,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适应炎热的夏季。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专家推荐了游泳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户外运动,不但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早一晚到户外运动,即清晨和傍晚,这时气温相对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100毫升到150毫升的水。
2、温水澡,消暑胜过冲凉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庄乾竹表示,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高,却比体温低,非常适合消暑散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怕受凉,选择用较热的水洗,其实这样也不对。温度过高可能会使浴室中的含氧量降低,容易发生因缺氧导致的晕厥。因此,洗澡的水温要以温水为最佳。
3、绿豆,祛湿又健脾
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要注意健脾护脾。沈雁英表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祛湿健脾。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应适当多吃些蔬果,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这个季节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