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判断推理 >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误区

时间: 谢君2 判断推理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误区

  大多数考生在复习行测时的关注点更多放在相对较难或者题量较多的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逻辑判断等专项,而对命题机理相对简单、难度相对较低的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等题型练习很少。很多考生认为定义判断本身并不复杂,所以没什么好复习的。这种观点建立在对定义判断的直观感受上,其实近几年的定义判断正向着阅读量增大、理解难度增高和选项设错隐蔽三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定义这部分即便是大家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来,也要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平时不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不注重适当方法的运用,在考试中解定义判断题可能会超过预期的时间,挤压其他题目的做题时间,让本就不充裕的120分钟变得更加紧张。

  应对策略:每天坚持练习一定的定义判断题,结合言语、申论等科目综合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敏感性。

  误区二:思维惯性,忽略问法

  一些考生在做定义判断时都习惯性地先看题干中定义在讲什么,看完题干才去看问法。这样有两个弊端:第一是可能会浪费时间。定义判断中有很多题目包含多个定义,而最后考查的肯定是其中一个定义,大家如果直接看定义就可能多看了一些信息,增加了不必要的阅读量;第二是由于惯性思维,很多考生在看完题干之后默认正向的(“属于”或者“符合”)问法,跳过问法直接看选项,结果可能与题目要求正好相反,让本来可以拿到的分数从手边溜走。

  应对策略:做定义判断题首先看问法,确定本题要考查的定义和问题中是“符合”还是“不符合”,再去看题干。如果单独看考查定义本身无法理解,再去看其他定义帮助理解考查定义。从而减少阅读量,看准正负向。

  误区三:死抠字眼,忽略理解

  定义判断的命题机理就是对某个事物进行情态或特征的描述,因而大多数定义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由一些关键性信息描述整个定义。很多考生抛开对整个定义的理解,只关注于某些局部信息,死盯着一个词有没有体现在选项中,并以此来作为判断标准。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考生钻牛角尖、抠字眼的情况,到头来觉得每个选项都有问题或者每个项都可以选。

  应对策略:定义判断首先可以依照相应学科的常识来做选择,如果了解相关理论可以直接选择。当没有积累到相关知识时,考生应当从整体把握定义的意思,将不容易理解的定义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再筛选出其中的核心成分并以此作答。定义判断侧重积累和理解,大家平时要多看定义判断常考的几个学科(如经济、法律、管理等)的常见知识,结合言语理解知识来练习。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考点分析

  第一题是关于环境方面的定义。垂直绿化,定义要点是利用攀援植物,在有限的面积上完成绿化。可以比较这几个要点与选项比较,选出正确答案。

  第二题是关于文学修辞,赋,比,兴。考查比的定义,定义要点是类比使事物更鲜明。

  第三题是关于经济方面。整个定义较长,需要大家有耐心。定义要点是效率高对于效率低有干扰阻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题目让考生选能避免顶尖效应的现象,大家读题要认真,不能一味图快而漏掉了关键信息。

  第四题是大家比较有优势的法律类题目,与存疑有利被告原则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律类的定义题难度不是特别大,一般来说题干也不长,应该可以很好地把握。定义要点是不能判定有罪无罪,判被告无罪。抓住要点,这道题也不难。

  第五题是心理学的正惩罚,定义要点是给一个惩罚,产生不愉快的经历,最后降低行为的发生。心理学也是常考的一大学科,对于正惩罚大家可以积累一下,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也是一个考点。

  第六题是地理方面的一个知识点。定义要点是因地形、水文、气流等特殊原因造成的地形差异,而不是因为纬向地带特点造成的。这道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常识基础。

  第七题是历史文物类的题目,考察对于瓿的了解,关键点是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有盖。题目不长,比较生动的一种考法,让大家按照要点找出哪一幅图片是瓿。

  第八题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度适中,需要大家知道他们是反变的关心,就是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第九题是关于网络方面的垂直引擎搜索。难度较低,认为大多考生都能做对。定义要点是网页资源的整合,定向抽取数据,返还用户。

  第十题是时间知觉,看上去难度较大,实际上还是考察大家的常识积累。这道题题干不难,要点是要与时间相关。难就难在大家要对选项的含义有所了解,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通过分析这十道题,大家能够看出,本次国考定义判断考察的范围越来越广,选项的设置越来越活,但总体并没有超出预测。做题的方法还是抓住关键点,与选项比较就可以了。所以说,各位考生要明白,定义判断无论怎样变化,只要抓住其主脉,就能够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定义判断最佳解题技巧汇总

  一、定义判断做题原则

  做题原则是做某一类题目应该坚持的基本思想,对于做题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考生在做定义判断的时候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一)选择最优。指的是某个定义的要点可能有多个,如果四个选项中没有一个选项符合所有要点,应该选择符合要点数最多的一个。这一原则主要是帮助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定义细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答案。

  例题: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

  B、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

  D、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母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一起居住

  解析:生态移民这一定义的要点是:为保护生态或因环境恶劣,不具备扶贫条件;将当地人民集体迁出。根据要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中B、C、D明显不符,而选项A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进行的集体移民,但是否具备扶贫条件,则选项中没有具体说明。所以A选项虽然也没有绝对符合定义的所有要点,但已经是四个选项中相对符合的一个,根据选择最优的原则,答案为A。

  (二)常识原则。指的是如果被定义项是某个领域考生非常熟悉的概念,而定义本身又不好理解,考生可以适当结合已知常识来解答,从而降低题目的难度。

  例题: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个体对使用网络欲望强烈,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状是

  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解析:此题是一道可以结合生活常识来解决的问题。网络成瘾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概念,其意思非常好理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直接根据对网络成瘾的理解来选出答案A。

  二、定义判断解题方法

  要想做好定义判断这类题目,仅了解其解题原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考生掌握一些具体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关键信息法。每个定义都会有一些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使这个定义区别于其他定义,因此可以通过寻找定义的关键成分,如主体、客体、目的、原因等来对照选项,确定正确答案。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篇幅较短、不易理解的定义。

  例题:消费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为消费而发放的贷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消费信贷的是

  A、 某饭店允许某位客户的赊账行为

  B、 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民购车发放小额贷款

  C、 某职工为购房与单位签合同预支20年的住房补贴

  D、 在资产清收、处置过程中,银行垫付债务人的诉讼费、经济纠纷款等

  解析:此定义较短,而且其关键信息非常明显:银行等金融机构(主体);消费者(客体);为消费(目的)。据此可以判断A不符合主体;B符合定义的所有要点;C不符合主体;D不符合目的,所以答案为B。

  (二)概括大意法。有些定义比较长或者关键信息不明显,此时可以通过概括定义的主要意思来对照选项,从而确定答案。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定义篇幅较长,但本身含义比较简单的定义。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定义会有此特点。

  例题:“生鱼片”理论:一旦抓到了鱼,第一时间就要将其以高价出售给第一流的豪华餐馆;如果不幸难以脱手的话,就只能在第2天以半价卖给二流餐馆了;到了第3天,这样的鱼就只能卖到原来四分之一的价钱;而此后,就是不值钱的“干鱼片”了。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做法符合“生鱼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的是( )。

  A、在电子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要力争以最快速度把最先进的产品推向市场,放到零售架上

  B、在蔬菜运送过程中,采用最新的蔬菜保鲜技术

  C、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最新的广播体操

  D、工厂采用最新的切割技术

  解析:这一定义用语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其关键信息不明显,因此可以概括其大意。这一定义的大体含义是商品必须在第一时间投放市场,否则其价值就会不断降低。根据其大意会发现选项A是最符合的。

  定义判断是一类既需要方法和技巧也需要知识积累的题目,因此广大考生要在平时多积累诸如心理学、法律、经济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相关概念,同时也要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在考试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取得行测高分。
看过“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误区”

8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