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及答案(2)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二)
1、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行政复议的主体是( )。
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党组织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同级监察机关
2、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务院可以通过决定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B、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C、省级发改委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D、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3、某工商局任意改变了其所颁发的营业执照中所确定的营业范围。从行政法理论上说,该工商局违反了行政行为效力中的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公定力
4、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不包括( )。
A、执行力
B、拘束
C、确定
D、公信力
5、行政复议的原则不包括( )。
A、便民原则
B、公开原则
C、调解原则
D、及时原则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五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可知,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级行政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第十六条,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C项,省级发改委为省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权创设行政许可。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3、答案: A
解析:
行政法律行为效力中的确定力是指行政法律行为的不可变更力,即指行政法律行为有效成立后,不得变更或撤销。营业执照中的营业范围确定后,未经过合法途径是不能随意变更的。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4、答案: D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
拘束力: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执行力:国家强制当事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不包括公信力。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具体行政行为,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特征:
1、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人与特定事项的处理。第一是就特定事项对特定人的处理。第二是就特定事项对可以确定的一群人的处理。第三是就特定事项对不特定人的处理。
3、具体行政行为是单方行政职权行为。
4、具体行政行为是外部性处理。
5、答案: C
解析:
《行政复议法》中规定 【复议原则】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因此本题选C。
看过“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