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
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一
B、增加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C、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D、减少蔬菜种植数量,通过稀缺提高价格
2、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
C、在有足够强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
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平等地分配资源
3、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开局年。中央已经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胡锦涛强调: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增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要着重考虑( )。
A、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植产业发展优势
B、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培植规模经营新优势
C、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植市场竞争新优势
D、深化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群发展新优势
4、下列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所以人民币升值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B、人民币适当升值,能够迫使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C、中国是个需求很大的大市场,所以,人民币升值对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
D、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
5、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购买股票的股东成为( )。
A、公司的债主
B、企业的法人
C、公司的所有者
D、企业的经营者
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菜贱伤农,顾名思义,就是指蔬菜价格过低,使单位面积蔬菜的市场收益等于或小于单位面积蔬菜的投入,令农民“白忙活”或“血本无归”,严重伤害到菜农的利益。A选项属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办法,是生产环节的办法,并不能解决消费环节的问题。B选项是强调提高蔬菜核心价值的举措,属于加工环节的办法,也解决不了消费环节的问题。D选项的办法属于错误办法,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市场规律。故此选择C选项
2、答案: A
解析: A选项正确: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B选项错误:作为买者和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社会成本。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的买者和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所以,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的是价格。C选项错误:国家干预运行的前提假设是政府官员能够最佳的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D选项错误:竞争是市场充满活力的源泉,但竞争趋向于优胜劣汰,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答案: ABCD
解析:
对于农业发展,只要是科学的实际的,能够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增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不管是从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还是其他方面都是正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4、答案: ABD
解析: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值钱了”,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外产品、出国旅游等会相对便宜,因而国内消费者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A选项正确。
而人民币适当升值,会使得外国公民每购买相同单位中国商品所需费用增加,如果中国出口企业不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就会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可迫使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以B选项正确。
尽管中国市场需求很大,但人民币升值对应外币必然是贬值的,会使得外商在中国投资成本相对增加,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
如果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出口企业没有提高技术水平,造成出口产品销量减少影响企业利润率,为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裁员等措施,再者外商投资减少,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进而会导致失业率增加,所以D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B、D。
5、答案: C
解析: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卷。股东是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其他合法途径出资并获得公司股权,并对公司享有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故本题答案选C。
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二
1、住房问题是事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对各种观点,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上海将继续坚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多渠道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住房问题,坚持( )。
A、以居住为主的原则
B、以市民消费为主的原则
C、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原则
D、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原则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国民为了防止核辐射扩散对健康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争相抢购碘盐、碘片等预防性物品,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这 一事实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滞后性
C、盲目性
D、竞争性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是( )。
A、改善交通状况,发展现代物流业
B、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
C、改善外资结构,发展外内型经济
D、改善投资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4、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下列选项中,属于纯粹公共产品的是( )。
A、自来水
B、环境保护
C、高等教育
D、基础设施
5、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政府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答案
1、答案: ABD
解析:
上海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三个为主”原则,多渠道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住房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B、D。
2、答案: C
解析: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根据价格变化调节生产有一个时间差,他们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给的决定的。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由于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所以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有厚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对消费者来说,由于担心市场资源过少而盲目抢购囤积,也属于市场盲目性的表现。
市场调节的竞争性是指市场调节能灵活地反映和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引导生产和消费,促使企业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可以促使企业开展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可以激励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具有生机和活力。
本题中消费者争相抢购碘盐、碘片等预防性物品,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属于盲目性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高速经济结构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
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全国开通举报电话的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看过“北京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