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常识判断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拟题

时间: 焯杰2 常识判断

  国家公务员常识判断模拟题1:

  D.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在草原、森林、湿地、海洋和沙漠中,被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环境的是( )。

  A.森林、海洋、湿地

  B. 森林、沙漠、海洋

  C. 森林、沙漠、湿地

  D.森林、草原、海洋

  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工厂排出的烟尘

  B.石灰窑产生的粉尘

  C.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

  D.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4.小兰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水库”

  B.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C.柴达木盆地存储丰富的盐、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被称为“聚宝盆”

  D.成都平原上有举世瞩目的都江堰,自古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国家公务员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里海面积约3864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A说法正确;刚果盆地面积约为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盆地,B说法正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D说法正确;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并非巴西高原,C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因此选A

  3.答案: D

  解析: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

  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的含量比较高。本题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

  地球90%的冰雪储存在南极大陆,世界最大的固体水库是南极洲,而非青藏高原;A说法错误,BCD说法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国家公务员常识判断模拟题2:

  1.中国共产党某县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印发《关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应适用的公文文种是( )。

  A.函

  B.请示

  C.通报

  D.通知

  2.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认定张某销售假药,作出罚款>5000元的决定(1号决定)。该局将决定书送达张某后发现有文字错误,遂予以撤销并作出处罚内容相同的决定(2号决定),但决定书上加盖了该局前身某县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印章。张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该局撤销了2号决定书,作出罚款 3000元的决定(3号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号决定与1号决定错误性质相同,属于文字错误

  B.对同一行为给予三次处罚,既违反一事不再罚要求又构成反复无常

  C.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撤销2号决定书、作出3号决定应在一审期间内进行

  D.张某对3号决定不服起诉的,法院应当依法审查3号决定

  3.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秘书小王起草公文,他使用的公文文种应是( )。

  A.通告

  B.公告

  C.通知

  D.公报

  4.关于公文的传阅范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传阅范围按来文中的规定执行

  B.传阅范围由办公室负责人确定

  C.传阅范围一般限于机关中层干部

  D.传阅范围按领导人批办意见确定

  5.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A.都要向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国家公务员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本题是向下级党组织印发上级发来的公文,应用通知。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答案: D

  解析: 1号决定属于文字错误,2号决定属于签章错误,两者错误的性质是不相同的,A项错误;上述的3个决定中,每个决定都是对前一决定的纠正,即后一决定的作出都是对前一决定的否认,后一决定生效的同时前一决定就失效了。因此不存在三次决定都生效的情况,也就不存在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情况,B项错误;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撤销2号决定书,作出3号决定书的行为可以在复议期间进行,可以在一审期间进行,也可以在二审期间进行,没有必须在一审期间进行的限制规定,C 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0条第2款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因此,D项说法正确。

  3.答案: C

  解析: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时所用的一种公文。

  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

  由此可见,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秘书小王起草公文所用的公文文种应是“通知”。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AD

  解析:

  5.答案: C

  解析:

  下行文,即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为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的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必须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否则不得以自己的意见各自向下行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拟题相关

6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