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常识判断 >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之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时间: 楚欣2 常识判断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人们实践能力、认识水平低下,对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比较的肤浅和直观,缺乏科学的依据,往往把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源,试图从多样化的物质世界中找到一种物质来解释世界,并对世界作出统一的认识。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即看到了一种简单的物质存在方式、或者物质存在的一个方面,就主观的臆断世界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是该物质形态的演变形式,这就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西方,类似的观点还有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原子论的缺陷在于科学认识水平低下,在当时有限的科学条件下人们没能把认识的水平深入到更细的物质世界。在东方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也孕育了同样的哲学思想。如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东汉王充提出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北宋二程提出的“万物之始皆气化;即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等,都反映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二、机械唯物主义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化、具体化,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展到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机械唯物主义,它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出现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是:在自然领域坚持唯物论,即认为自然科学上的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源;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独立的,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联系。这一阶段,17世纪的英国,培根,霍布斯,洛克等经验论者,他们都肯定感觉经验是外间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客观世界的物质是人类意识的源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18世纪法国的经验论者,在培根,洛克等的基础上,摒弃了反省的经验,主要采取了感觉的经验论的形式,更进一步的走向了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拉美特里,狄德罗,爱尔维修。19世纪,费尔巴哈虽然把人的本质看着是抽象的“类”的概念,还没有完全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但他把人理解为现实的感性实体,把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之上,又使唯物主义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

  三、辩证唯物主义

  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然后再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

  马克思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使得唯物主义的发展走向完善。

5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