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

时间: 思晴2 申论辅导

  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一):增加男教师比重愈发迫切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教师工作稳定,收入稳步看涨,按说不会招不到男教师。但事实情况是,许多中小学幼儿园不但每年新进的男教师很少,而且在岗的男教师还在不断流失。据南京教育部门统计,2014年有100多名教师离开公办教师队伍,其中以老家在外地的小学男教师居多。

  中小学和幼儿园为何男教师奇缺?首先,这样一个职业不符合传统社会文化对男性的角色定位,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反映;其次,小朋友的学习内容比较琐碎,其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这与大部分男教师的性格特点不相符;此外,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构成和领导班子都是以女性为主,再加上“女士优先”的舆论环境影响,男教师在职业发展、职务晋升以及名誉利益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幼儿园和中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如果这个阶段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女性教师,就很可能会导致他们性别角色认知缺失。这不但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同样不利于女孩。由此看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如今,在许多中小学特别是幼儿园,男教师的稀缺程度堪比大熊猫,已经到了该“扩招”的时候了。但必须指出的是,“扩招”不等于降格以求,教师素质是必须坚持的一条“硬杠杠”。

  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二):“永不行贿”,让企业在阳光下竞技

  只有纯洁的政商关系、健康的市场环境,才是激发活力、赢得未来的根本

  近日,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首任会长马云倡议,“浙商永远不参与任何行贿”。此言一出,在商人群体中激发共鸣,也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构建健康政商关系的思考。

  放在几年前,这样的倡议很可能被理解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打点”官员、不“经营”关系,别人凭什么给你办事?但时至今日,打虎拍蝇不断给力,“不找关系也能办成事”成了很多商人的共同感受,也让“永不行贿”变得切实可行。商人群体行为模式、心理预期与自我定位的改变,背后是社会风气的深层变化,官员不敢受贿、权力不能寻租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交往有道的新型政商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政商关系一向是中国社会的敏感话题,有人曾提出“适度腐败有益”的歪理,认为利益是政商关系的润滑剂。其实,无数事实已经有力地反驳了这一理论。靠拉关系、搞钻营起家,即使能风光一时,终将行之不远。不论刘志军羽翼下的丁书苗,还是刘铁男腐败案中的“裙带商人”,最终结局有目共睹。而“一个贪官绊倒一群老板”的怪象,也足以提示人们:政商关系健康有序,双方都会产生稳定的心理预期,政治环境和商业环境都将优化;政商关系扭曲,不仅给企业增加了额外的运营成本,也让社会风气变得污浊。

  改变正在发生。有人发现,过去跑项目至少要折腾半年,现在只要找到“一站式”业务窗口,3个半月就拿下;有人感慨,现在很多事项网上就能办,省时省力还省钱,再也不用到处找关系托门子。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惩治腐败规范权力运行,为政商关系划定了明确的行为边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利益不是政商关系的润滑剂,腐败更不是为了发展的“必要的恶”,只有纯洁的政商关系、健康的市场环境,才是激发活力、赢得未来的根本。而那些还需要把利益作为政商媒介的地方,恰恰是因为改革不到位,需要对症下药深化改革。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并不是让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群体绝缘,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保持交往有道的健康关系。如果说“永不行贿”是企业家应有的商道精神,那么“永不受贿”则是政府官员必守的政治伦理,也是制度设计的价值指向。唯有如此,政府官员才不能随意将权力变现,商人也无法通过行贿取得特权,这样的市场才能有朝气和锐气,才能真正形成创新和创业的土壤。

  一位政协委员说,中国不缺少大企业,但缺少真正的企业家,尤其是企业家精神。目前,中国企业占世界500强的比例不断攀升,但品牌力量、核心优势依然是致命短板,“由大而强”也面临着艰难的一跃。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依靠贿赂获得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哪个企业,能够凭借行贿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行贿换来的“特权”是对公平的践踏,唯有健康的市场环境是对所有企业的普惠。在这样的环境里,企业家不需要把精力浪费在庸俗的厚黑学、关系学之上,而可以集中精神去探索未知、大胆冒险,真正激发企业家精神。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形成健康的政商关系,让权力的归权力、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所有企业在阳光下同台竞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才会充分涌流。

  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三):在民意中凝聚改革公约数

  对民众质疑,有反应,更有反馈,才能与民意形成良性互动;对有价值的各类意见,有采集,更有采纳,意见才能彰显应有的意义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出租汽车改革征求意见以来半个月的情况。3220件各类意见、九成市民通过网络留言表达意见,网约车车辆条件和标准等10个问题成为焦点,呈现出围绕这一话题的沸腾民意。而职能部门此次半程即公布梳理的意见情况,也体现了与民意互动的努力与诚意。

  自发布以来,出租车改革的两份征求意见稿就颇受争议,其中不乏强烈质疑。有人认为这是“为专车量身定做的杀手锏”,有人认为这会让“互联网+”产业形态倒退回传统产业。还有人担心,如果措置不当,将会失去一次改善城市出行、解决出租车行业病的大好机会。种种声音,不一而足。

  其实,不怕意见尖锐,就怕观点温吞;不怕针锋相对,就怕无言以对。只要真听意见,就能听到真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不正是为了听取不同声音吗?无论多么“刺耳”,都是民意的一种表达,不必顾虑,更不必拒之门外。事实上,无论职能部门还是出租车行业,无论约车平台还是广大乘客,早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具体诉求或有差异,总体目标接近一致,即缓解行业矛盾,实现多方共赢。比如,出租车司机希望负担轻一些,口袋鼓一些;乘客盼望打车更容易一些,享受的乘车服务更有质量一些。有价值共识,便能坐下来谈;有话好好说,便能逐渐找到利益交集。

  诗人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这话同样适合于3220件各类意见。每一件意见,都应该找到归宿,都应该体现出价值,也都应该显现它的存在感。曾有人认为,所谓的征求意见就是“假把式”,就是走过场,实则不然。对民众质疑有反应,更有反馈,才能与民意形成良性互动;对有价值的各类意见,有采集,更有采纳,意见才能彰显应有的意义。就此而言,如能最大程度开发3220件各类意见的价值内涵,不仅可激发公民更多的参与热情,还能使公共决策更严谨,更经得起推敲。

  某种程度上,改革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出租车改革历经二三十年,是一个被啃了多次却始终没能真正啃下来的硬骨头,在“互联网+”新业态的推动下,出租车驶向何方?既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也与公众的参与程度有关。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无论制定公共政策还是起草法律法规,公开征求意见已成为稳定的制度安排和必选动作。这是对法律的信守,也是对民意的尊重。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广开言路,开门立法,可满足公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公众的参与,让征求意见变得有的放矢,也让个体表达变得真实生动,让改革得以在广泛讨论中求取最大公约数。

  当前,出租汽车业改革已真正驶入“深水区”,其走向除了现实意义,也极具象征意义。为此,就需要通过良性互动,不断寻找改革公约数,提高改革的质量。增进公众共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公众改革信心的过程。既把准方向盘,又不让轮子空转;既清除路障,又不断加大马力,包括出租车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才能一马平川。


看过“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

9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