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分析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2017年1月17日,辽宁副书记、陈求发在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数据玩“忽悠”究其本质上说,就是盲目、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总觉得数据作假不是大事,又能为仕途“开路”,何乐而不为。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个别领导干部诚信的缺失和党性的失范,让整个部门单位形成作风虚浮的“毒瘤”,若不从根源上彻底根治,只会令“尝到甜头”的干部变本加厉,迫使实事求是的好干部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意和失望中走入歧途,甚至导致一个区域的干部风气整体“塌方”。

  [影响]

  数据造假在不少领域存在,比如企业、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大多出于利益考虑。政府部门经济数据造假有所不同。本质上讲,它违背政治伦理,是对民众的欺骗。造假充斥地方,损害公权系统的信用根基,也侵蚀地方发展的现有基础。

  “政绩吹牛,贻害无穷;数据造假,隐患叠加。”数据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融合性,一个地方的数据造假,整条战线,从基层直到中央的数据都会出现问题,小则破坏经济秩序,大则干扰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经济数据造假,更严重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干部作风。造假成风后,实事求是者往往顶着巨大的压力,而造假忽悠者往往被视为能人而得到升迁,形成官场上的逆淘汰。大范围的数据造假,还容易透支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一些干部为了眼前数字、短期政绩,涸泽而渔、伐山取木,甚至拿着财政的钱巨额补贴企业,只为自己任上数字好看。

  [参考对策]

  专家总结:

  “快”,是要迅速反应,及时纠正虚假数据。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政策的制定、推进与落地都需要真实的经济数据作为依据。为了保证经济调控及时有效,还应尽快对此经济数据造假行为进行处理与纠正。

  “准”,要准确树立正确政绩观。新常态、新形式下,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自身,达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各级党委也要发挥好“能上能下”的组织武器,结合实绩和德行全面考评干部,让任何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的“带病”干部没市场,让所有的政绩“忽悠”失去生存土壤。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政府官员工作观念,杜绝数据造假。

  “狠”,则要严惩数据造假案件。长期以来,数据造假很少受到严肃的问责处罚,大多只是纪律处分。惩治力度不够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统计数据造假之风。因此,杜绝数据造假,需要从严执法,让《统计法》真正发力,使各级政府不敢再“顶风吹牛皮”,还经济数据真面貌。

  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2017年1月,河南省有关部门下发的一则“全省禁燃”紧急通知,引发网友热议。仅两天后,该部门又紧急收回了这份通知。专家认为,决策出台初衷可以理解,但如何避免“拍脑袋”决策导致的“用力过猛”,更值得反思。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下发扩大范围禁燃的紧急通知,是出于防治大气污染的角度,目的是想通过扩大范围,进一步有效地控制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想到文件下发后,网友反映比较强烈,通知与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产生矛盾,不管初衷有多好,也不该“用力过猛”,类似的“拍脑袋”决策应该杜绝。

  由于缺乏科学判断和公众参与,一些“拍脑袋”决策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一些短命工程建完就拆、拆完重建,决策的初衷或为优化规划、或为发展经济、或为服务群众,但好事没办好,反而折损了公信力。

  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应力求严谨科学,不能缺少科学判断和公众参与,应该建立在扎实的调查和严谨深入的分析判断之上,符合民情、对症下药,这样决策才能更富前瞻性和针对性。

  政府的任何一项决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禁燃烟花爆竹左右摇摆一下,影响也许是“表面”的,但如果是一项工程或者大笔投入,也是这样决策,必然会造成“实质”的影响,所以,“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和党委会工作方法,这些制度和方法对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应该得到严格遵循。

  [参考对策]

  专家总结:要做到杜绝“拍脑袋”决策,就需要让公众广泛参与,广接民智、广聚民心,形成群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同时,也应在决策中积极发挥专家的作用,政策发布前应坚持先咨询论证,再研究决策,做到集思广益,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与决策风险。

  应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建构责任追究机制,督促领导干部不慕虚功,敬畏手中权力,提高科学决策力。

  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2016年12月,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引爆舆论,“校园欺凌”一时成为高频词,家长、教育界、心理学届、法律届纷纷加入讨论,各种网帖被大量转发,不同立场和观点激烈碰撞。

  其实,“校园欺凌”并非新闻,近年来一再进入公众视野的许多校园暴力事件远比中关村二小事件严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则表示“经常被欺负”,比例之大令人瞠目。但是,社会对“校园欺凌”的状况普遍缺乏清晰意识,直到“北京”、“名校”、“校园霸凌”这样的热词叠加在一起,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样的标题在朋友圈流传,公众才开始一片哗然。

  2016年在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也第一次对校园欺凌有了明确界定:“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这可以被视作我们国家对校园欺凌的最新最权威的界定。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和家长“偏重分数,轻视素养”,只要考试成绩,不讲文明素质,学校管理松弛,部分学生因成绩好而备受老师娇宠,言行粗鲁,极易与同学结怨;有些学校则强调学生学业基础较差,难以管控,便放任自流,校风败坏;也有些学校的“加强管理”治标不治本,不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灵辅导,把教育工作简单化。“管控有余,教育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留下一系列隐患。

  这种现象存在于校园之中,却常常难以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原因之一就在于,校园欺凌往往被学校视为“家丑”,生怕张扬出去“有损颜面”,因此极力淡化。另一方面,家长与学校对于轻微欺侮行为没有从一开始就给予足够重视,导致未能及时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和惩戒,让问题愈演愈烈。所谓的“破窗效应”,在校园欺凌中尤为明显。

  [问题影响]

  校园欺凌治理得好与坏,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指那些遭遇欺凌的受害者,也包括那些实施欺凌行为的孩子。在校园欺凌中,那些被侮辱、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作为“看得见的受害者”理应得到及时保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施暴的孩子某种程度上也是“看不见的受害者”,他们的身后往往是紧张破碎的家庭关系、备受排挤的人际关系、无法自拔的生活恶习,等等。在人格与行为还未定型的青少年阶段,他们更需要有人拉一把、扶一下。一次及时的纠正,一声真诚的关怀,或许就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其根本在于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主人翁。以此衡量,我们今天对孩子的失范行为作出准确定性,既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更是对国家之未来负责任。

  [参考对策]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

  德与法,是最基本的人格教育。学生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期,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学校和家长,要让孩子懂得道德的边界和法律的底线,懂得什么是善恶,让孩子从小就把崇德守法树立为人生坐标,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担负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责任。这对于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知美丑辨善恶、见善不欺、见恶不惧、见义勇为的正派人至关重要。

  建立早期预警等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从而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看过“2017四川公务员申论热点分析”

9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