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上海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上海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2016年9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召开,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综合分析

  [深刻内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根据当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重要意义]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两者的关系]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参考对策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上海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二)

  2016年8月,一则“大学女教师因患癌被学校开除”的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事件中的女主角已经离世。23日,这一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校方恢复刘伶利的公职,向其父母道歉,给予丧葬抚恤金、补发工资,并赔偿50万元。

  一直以来,公众对此愤慨不已。而在愤怒背后,劳动者权益保护非常值得探讨。

  综合分析

  [事件剖析]

  学校之所以违法解雇刘伶利,目的是甩包袱,这在很多企业是常见的行为。没有哪个企业愿意长年“养”一个患病员工,即使不开工资,也还有医保等“五险一金”的支出。

  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性,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在市场中打拼的企业,其对投入产出比尤其敏感,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养”人,不可能为患病的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所以,很多企业会“聪明”地降低自己的人力成本,包括不起波澜地解雇员工。

  从刘伶利被解聘事件可以看出,当前,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相关保障机制仍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失业保险不足以应对突然下岗,医疗保险在大病面前捉襟见肘,缺少其他的支持和援助。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不断加以改进。

  [内涵]

  劳动权益是指劳动者作为特定的权利主体所享有的、与劳动相关联,特定的资格、自由、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权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具有对应的义务主体,及国家和用人单位;而劳动权益则是一个复合概念,不仅包括了劳动权本身,更侧重于其利益指向,它不是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它没有严格意义上对应的义务主体。因此,在提及劳动权益保障的时候,使用责任主体更为科学。劳动权的实现是劳动权益保障的基础和核心。

  劳动权益是由一系列权益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劳动权益按照一定的分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权利系统的合力,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方面,从劳动权益的内容构成来看,它涉及了人权的所有权利和利益层次。属于人身方面的权利有职业安全权、自由择业权、休息权;属于财产和经济方面的权利有劳动报酬权、福利权和社会保障权;属于政治文化方面的权利有结社权、职业教育权等。与其他权利的实现相比,劳动权的不同特征在于其义务主体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参考对策

  一是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要通过加强劳动关系立法、完善劳动标准、严格监督执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

  二是完善工作格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系统治理思想,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与社会各方的协调配合,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形成党政力量、群团力量、企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合力构建的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法治思维。把法治要求落实到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立法工作,按照急用先立的要求,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守法意识。加强行政执法和法律监督,促进各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实现劳动关系依法治理。

  上海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三)

  2016年12月,中国农科院61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走出国门”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这批技术和产品遍布亚、非、美、欧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等等,有力配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也是继高铁、核电走出去之后,又一个中国科技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成为又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也备受鼓舞。

  现状

  提起农业,一般会认为有点“土”,科技含量不高。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质的飞越。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的科学研究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仅为5到10年,在一些领域,如杂交水稻、禽流感疫苗、转基因抗虫棉等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实践再次证明,我国的科技完全可以走出去,可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只要抓住增强自信、持续开展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走出国门,助力中国创新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一极。

  我国的农业科技并不“土”,完全可以走出去并且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信,持续开展自主创新。

  启示

  首先,要有国际视野。注重国际合作不仅是中国农科院多年来的传统,也是重点工作之一。从2002年起,中国农科院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以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中国生物农药“阿泰灵”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为例,其主要研制者邱德文研究员2002年回国后就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思路,研制一种诱导免疫的农药。开阔的国际视野正是该项成果的基础。

  其次,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以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科研方向,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催生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增强了走出去的实力。

  再者,要有超前的洞察力。10多年前,当禽流感疫情向我们袭来的时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成功的禽流感疫苗成为阻击疫情的锐利武器。其实早在1994年,从美国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就力主开展对禽流感的研究。可以说,正是这种超前的洞察力奠定了中国禽流感研究在世界的地位。

  第四,要坚持自主创新。要走向世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寸步难行。上世纪90年代,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暴发棉铃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方代表来到中国,提出只要肯出数千万美元,就可以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让给我国,但条件是中国不能进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深思熟虑之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终做出了一个有胆识的决定: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如今,“中棉系列”棉花新品种能走向世界,最根本的还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看过“上海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