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河北公务员申论热点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河北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上而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获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依然不平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乡村弱、城镇挤”已成为当前义务教育特有的现象。

  [意义]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迫切需要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已经步入了新阶段。一是在入学机会保障上,进入以精准、全纳促公平的新阶段。二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公平步入从机会公平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新阶段,亟待体制机制创新。这种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便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一体化。

  适应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就是我们所说的放开“二孩”的政策、人口及学生流动,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这些城乡教育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须城乡统筹,一体解决。

  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新关切。义务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都期盼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但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一些地方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还存在一定差距,乡村孩子们上学远、上学难、寄宿条件差、优秀教师少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及时的关爱保护,有的随迁子女在入学时遇到一些困难问题。所以必须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参考对策*

  总结,一是确保资金真正到位,尤其是要向基层、偏远地区倾斜。比如,有关部门在编制相关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尊重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相关政策妥善落实。比如,合理设置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为重点,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则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重点。

  三是要有健全的监督检查或验收工作机制。比如,根据情况,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应严格追究地方政府一把手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可以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在网上设置意见反馈平台。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落地生根。

  |文章素材*

  [标题]

  精准施策,提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让义务教育一体化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夯实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

  [开头]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奠基工程。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到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见》为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制定了时间表,绘就了路线图,签下了责任状,在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结尾]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坚决摈弃“削峰填谷”、“揠苗助长”、“十指拉齐”的简单做法,着力构建让各级各类学校具备能力自主、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让各类学校各具特色地发展。只有让每所学校都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学生才会逐步享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才能让中国走上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道路。

  2017河北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礼金,医院科室过度医疗,利用职务便利虚报冒领独生子女费……2016年7月21日,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纪委通报了今年以来查处的2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华商报6月报道的西安华都妇产医院过度医疗案名列其中,该院主要负责人张秋霞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医院科室过度医疗,医院负责人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这对过度医疗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现实医疗生态中,过度医疗俨然成了一道见怪不怪的风景。曾有国家卫计委发言人披露,我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本来口服药就能治病的却去肌肉注射;本来肌肉注射能治病的却去输液;便宜药能治病的也要用贵药;一个普通感冒就从患者的口袋里掏出上千元。除了过度用药以外,医生还热衷过度检查,特别依赖医疗设备,望闻问切与传统的医疗检查手段都抛之脑后。对患者动辄做全身检查;普通检查能解决问题的,也要做高级检查;重复检查、做与疾病无关的检查等等。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降低了患者身体免疫力,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也暴露了医院敛财急火攻心、医生对患者缺乏责任心的医疗现状。

  而在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过高的医疗费本已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医院再对患者过度医疗,只会让不堪重负的患者雪上加霜。这不仅违背医院救死扶伤的宗旨,更是在逼退医德。且不说有部分医生本身就热衷于从过度医疗中牟利。在医生收入与医疗收入挂钩的语境下,就是正直的医生难免也会蜕变。过度医疗与经济利益驱使、医德缺失不无关系。

  过度医疗也暴露出当前医疗机构的积弊,特别是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的积弊。由于政府医疗投入不足,医院被默许了以药养医、以检查赚钱等创收政策,而监管体制又不健全,医院与医生的违规成本太低,导致过度医疗有恃无恐。

  尽管当前政府与卫生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监管部门措施不够强,执行不够严。而由于每个病人都有独特的个体情况,要证明医院确实属于违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可见由于监管没有标尺,连监管部门自身也“无计可施”。监管缺位,监管标准不明晰,过度医疗难免泛滥。

  |参考对策*

  总结,要解除过度医疗的难题,除了需要患者自身不要迷信过度医疗以外,更需要制度路径。

  一是监管部门对过度医疗的处罚不能止于对负责人警告处分了事,而要对违规医院和相关责任人严格问责,并引导群众参与监督,让医院与医生形成过度医疗对己不利的概念;

  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与补偿力度,减少其对过度医疗的依赖心理;

  三是要督促医院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引导医生从过度医疗牟利向凭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获取报酬方面转变。

  2017河北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进入十月,各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当大家都在关心“大学生就业哪家强”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种被媒体称为“慢就业”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怎么看待这一选择,成为近来媒体讨论的话题。

  对“慢就业”持批评态度的声音认为,这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比如有人“犀利”地指出,“慢就业要么是懒,要么是啃老”,认为这部分年轻人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况且,在就业行情并不乐观、就业焦虑弥漫的情况下,一味提倡“慢就业”容易被人理解为站着说话不腰疼。据估算,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70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毕业生,求职人数将更为庞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再提倡“慢就业”,岂不是把人往坑里带?

  事实上,与其说“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毋宁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这本身无可厚非,也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他们会更加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含金量,等等。这些选择,都很正当,也大都值得支持。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就业心态相比,这其实是成熟、理性的表现。

  就业的“快”与“慢”之所以备受关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对高校来说,这种焦虑感的重要来源,就是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方法,即采用毕业时间一次就业率和毕业当年年底就业率,使得大家都为就业快慢而烦恼。这一统计方法在提高就业积极性、督促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有其积极性,但无形中也放大了焦虑心态。不时见诸媒体的高校就业率“注水”或“造假”现象,不得不说和就业率这个“硬杠杠”有莫大关系。

  |参考对策*

  认为,如果说“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在保证大部分人顺利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允许部分毕业生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给高校和学生都“松绑”。

  参照国际标准,采用毕业后一定年限再统计就业情况的办法,让不管是“慢就业”还是“快就业”,都是“好就业”。

  用人单位能否刷新观念,消除各种或隐或显的就业歧视,让毕业生们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
看过“2017河北公务员申论热点”

8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