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2017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西是革命老区,到2018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2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艰巨。为此,江西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除领导班子换届和特殊情况必须调整外,原则上在贫困县摘帽前不得调整岗位。这一措施本意是保持贫困县党政班子的相对稳定,希望这些党政正职在脱贫攻坚战中不负重托,用顽强拼搏、苦干实干为党分忧、为民造福,当好脱贫攻坚的执行者、组织者、推动者。这个出发点虽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不能带领群众脱贫,不是给官员施压就能解决的,关键看这些党政一把手的能力和水平。
“贫困县未摘帽,党政一把手不调岗”,意味着这些党政一把手不脱贫就不能升迁,不摘帽就只能一直在这个贫困县工作。也就是说,这些党政正职要想得到提拔重用或者调到上级机关工作,必须先带领全县人民把贫困县的帽子摘了。我们暂且不说这种用“官帽”为诱饵的做法是否合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些贫困县的党政正职,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能让这个贫困县脱贫,那对这些人不调整,不调离,这不是误了他们任职的贫困县广大民众吗?表面上看是对这些党政正职的惩罚,实际上让贫困县人民跟着深受其害。
“贫困县未摘帽,党政一把手不调岗”,这种做法还会使一些人为了能得到升迁或者能尽快调离,而急功近利,不顾贫困县的长远,做一些短期行为。譬如说,有可能搞“数字扶贫”“送钱扶贫”等;也有可能通过廉价出让土地吸引一些企业来投资,从而增加就业率。再譬如,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或者大搞房地产开发等,从而推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反正只要在一些表象上,一些数字上脱了贫,自己得到了升迁或者调离,后面的烂摊子就不管了。
“贫困县未摘帽,党政一把手不调岗”,这种做法也有可能使一些官员破罐子破摔。有的官员虽然尽力了,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上当地基础太差、地理位置不佳等问题,脱贫遥遥无期。不脱贫、不摘帽自己既不能升迁又不能调离,于是心灰意冷。与其做白用功,还不如在这个位置上经营自己的地盘。现在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贫困县主政者握有越来越大的权力,还不如趁在这个位置为个人和小团体谋点利益。
由此看来,“贫困县未摘帽,党政一把手不调岗”对贫困县摘帽不是一个绝对的好办法。应该是加强这些贫困县党政正职的考核力度,在规定期限内不脱贫的不是不调整,而是降职处理。“不搞帽不调离”这个可以有,但这些官员必须在降职后仍留在贫困县工作。譬如让他们由原来的党政正职降为副职、或者部门的负责人等。
2017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二
【热点背景】
随着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济南一女司机下车理论被拖行10米”、“安徽怒男当街猛踹骑车女,女子次日身亡”等事件不断发生,让“路怒”这个词儿又火了一把。近日,据东莞,7月28日17时42分,广东省中山市小榄民安南路往工业大道方向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时,彭某正驾驶小轿车从中山市小榄民安南路往工业大道方向行驶,行至红绿灯位置,红灯转绿灯起步时,由赵某驾驶的粤S小轿车从右侧车道变道到左侧车道,与彭某的轿车发生轻微碰撞。随后,赵某下车跳上彭某的轿车,与彭某发生争执。之后赵某竟启动自己的轿车驶出路口,掉头逆向行驶撞向彭某的轿车;争执不断地同时,赵某多次撞击彭某的轿车,导致双方车辆损毁严重。
【命题预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开上车后,很多人都会变得易怒,而遭受其他车辆的“欺负”时,极易发生冲突,既伤人又害己。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路怒”事件屡禁不止,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路怒症”频发,这势必会破坏驾车的制度,影响行车文明,更甚者是升级成“车斗”、“人斗”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了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路怒症”就是汽车时代下产生的产物,一种社会中的病态,长期以往这种扭曲的生活状态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路怒症”就是自己受到伤害感到不满,非常愤怒,用自己极端的方式为自己出气,继而出现了”成都女司机被暴打“、“济南一女司机下车理论被拖行10米”,这样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伤害事件,不利于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更重要是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路上行车遇到车祸,追尾这本来应该由交管部门处理解决,“路怒症”当事人的行为违背了法律,不按常理出牌,这与依法治国的方针大大的相悖。
“路怒症”这种病态之所以会随社会的发展在逐渐的出现越来越“火热”,首先与司机的心里是分不开的。开车人有种扭曲的期望,一、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找那种超越别人的感觉,寻找刺激,反被别人超越了就会与原有的心里是相悖的继而引起愤怒。二、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别人不守规矩的行为耽误了自己的计划,就会产生抱负心里,这种“路怒症”行为就产生了。
其次,客观原因。一、生活压力过大。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存在工作,生活,失业等各方压力,让人们存在很多烦躁,焦虑不满的情绪,因此,人们的内心深处就变得很敏感,可能一个小的摩擦都会成为压力的爆发点。二、司机文明驾驶意识淡薄。在道路上就因为有很多司机不文明驾驶的行为导致了其他司机的利益受到损害,才产生了极端暴打,车斗这种处理问题的行为。不文明驾驶是“路怒症”的导火索。三缺乏安全感。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较快,如果一旦有人的行为威胁到自己和周边人的安全,自然就会对当事人无比的愤怒和不满。四、司机的工作环境。司机往往在开车时处于精神紧张情绪,一旦遇到堵车、红绿灯都会不自觉的出现不满情绪。并且,长期都坐在车里,容易让人感觉被隔离,操控车时有种驾驭的快感,如果此时有人影响他的控制,便会引起他的不满,尤其对于新手来说紧张、焦虑的情绪相继就会爆发。
现在已经是汽车时代,规范引导文明驾驶,杜绝“路怒症”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仍需努力。
首先,加强思想的引导。通过媒体或公益广告一方面要树立司机文明行驶的意识,宣传交通法,让人们做到知法懂法。另一方面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报道“路怒症”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当事人所承担的责任,让群众意识到暴力、冲动不能解决问题,引导群众转变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其次,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私家车增长速度过快,然而配套设施和管理相继落后,造成拥堵,引发“路怒症”发生。因此,要大力完善公交、地铁、以及道路的建设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缓解“路怒症”的发生。
只有司机、社会、政府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行驶环境。
2017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三
【热点事件】
近日,厦门遭遇台风“莫兰蒂”袭击。灾后,厦门上下都投入到重建进程中,媒体也不例外。不想,厦门电视台一女记者因戴墨镜打伞采访救灾志愿者成为“网红”,遭网络曝光后,厦门广电发布了通告,决定对该记者停职,并接受进一步处理。
【题目预测】
对于该名记者成为“网红”,谈谈你的看法。
这位女记者“戴着小墨镜,打着小洋伞,扭着小腰挎着包”的形象,与救灾现场太不搭调,与其他参与救灾的群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女记者戴墨镜打伞采访,显然是没有把采访真正当一回事,不可能深入到灾区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也不可能听到民众的真实心声。她虽然没有故意制造假新闻,但采访到的材料也有可能跑偏了。这样做新闻不是为了广大民众,而只是为了自己应付交差,为了自己拿工资奖金而已。
事实上,确实一些记者热衷于赶场子、抄材料、拿红包,收贿赂、发有偿新闻。还有的记者不遵守新闻纪律,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行我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位女记者自以为是电视台的记者,高人一等,采访时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架势,根本不知道“我是谁”。
有的记者搞不清做新闻是“为了谁”,为了引发所谓的轰动效应,不断制造夺人眼球的虚假消息。如:近年来报刊上出现的“西瓜注了红药水”“某地发现生蛆橘子”“南方香蕉致癌”等虚假新闻,在全国引起恐慌……在这个物欲至上的时代,一些记者不仅放弃了真实这个新闻的生命,而且还为金钱和名气铤而走险,这超越了人们对记者的最低容忍度,也越出了记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
记者采写新闻必须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这些年,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浮于表面,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有的记者在采访时把自己与百姓隔离开来,到农村采访时,甚至还捂着鼻子,戴着口罩,不敢与百姓握手,不敢坐百姓家的板凳。
所以,记者只有搞清楚新闻宣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充分发挥“喉舌”功能,才能从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方式和方法,使我们的新闻采访不再成为演戏。
看过“2017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