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本科大学排名
2023江苏本科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6 | 南京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1 | 东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9 | 河海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0 | 南京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2 | 苏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南京师范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4 | 南京农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江南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8 | 扬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3 | 中国矿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7 | 江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9 | 南京林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2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中国药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8 | 南京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6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22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0 | 江苏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8 | 南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0 | 常州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00 | 南京艺术学院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210 | 南京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15 | 江苏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54 | 南京审计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63 | 徐州医科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83 | 南京工程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97 | 苏州科技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高考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1、基于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发展等综合考量,选择专业方向
大学的专业课程与高中课程多少也是有些关系的,可以根据高中时期擅长的科目选择对应的专业。比如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金融类专业;外语学习很吃力,却想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另外,也有必要想想自己今后想做什么(职业发展方向),由此确定专业(如果自己不了解、没方向,可以问问父母、老师、专业人士)。因为大学所学的专业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
新高考的实施,给学生带来了更多专业选择。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发展优势尤为重要。每一名考生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今后的大体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专业。
2、在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学校
同一专业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设置,选择哪所高校的此类专业,具体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因为同一学校里不同的专业,其录取的分数线也是不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达到了分数线,你就能被录取,只是有机会录取,分数越高,录取的机会越大)。
其次,可以结合考虑此类专业的高校排名。大学的排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综合类别的大学排名(人们常说的排名),一种是专业类别的大学排名,这种相对较为权威。
总而言之,在具体选择大学的时候,要大致了解一下大学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等诸方面信息。
在了解大学和专业的时候,除了网上搜索了解,也可以咨询一些过来人或值得信任的人。比如:你知道的学长学姐,老师,有见识的亲朋好友等。如果有条件,或者学校不远,也可以去大学里具体的逛逛。
3、新高考下,要关注自己的选考科目是否满足选报学校和专业的科目要求
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大部分高校都提出了相关专业的选科要求,有的是一科、有的是两科,还有一部分没有明确,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选考科目完全符合高校公布的专业科目要求。
如果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然后了解学校里的专业。比如__大学的所有招生专业都要求选择物理,报考这所高校的任一专业,都要满足选考物理的要求。
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可以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原则
1、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对于顺序志愿及部分平行志愿模式,如果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生源充足,学校一般不再录取第二、第三志愿考生,除非单独预留二志愿的招生计划;对于平行志愿模式,虽然大部分省份会设定一个征集志愿的机会,但因为考生在一志愿可以填报好几所平行院校,90%以上的院校和专业在一志愿录取阶段都能完成招生计划,就不再进入征集志愿行列。
从高校角度上看,各个院校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专业情绪较少,能够安心学习,成才可能性大。因此,考生需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不仅可能不会被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甚至可能落榜。
2、拉开梯度必不可少
通常情况下,知名高校或热门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高,报考人数众多而录取分数较高,反之则较低。院校之间、专业之间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梯度。因此,考生在报考院校及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一般说来,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又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造成所谓的分数“浪费”,故在拉开梯度的同时须保持合适的梯度。
选择学校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
2、参考学校的招生计划。中央部委直属的重点大学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有的投放计划比较均衡,主要依据当地考生的数量和往年生源情况投放计划;有的学校有历史上形成的生源重点地区,不太考虑考生的数量。而地方院校大多在本省区招生,且在高校所在地投放的计划一般都要比其他地区多,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
3、参考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按照分批录取的原则,在填写志愿时,考生填写大学和专业时,必须拉开档次。
本科和专科的不同
1、定义:
大学本科:是指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本科学生正常毕业后一般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大学专科: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专业技术技能和初步能力。授予专科层次毕业证,不授予学士学位。
2、考证:许多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都要求考生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科生根本无法报考。
3、薪资与晋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会按照学历来定工资,本科生都会比专科生工资高一些。而且很多职称评定也是与学历挂钩的,你的学历越高,晋升需要的年限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