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简介及专业排名
时间:
泽璇
大学排名
扬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9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4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5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33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
扬州大学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
扬州大学研究机构
| 研究机构 | |
| 序号 | 名称 |
| 1 | 扬州大学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 2 | 扬州大学应用光子技术研究所 |
| 3 | 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
| 4 | 扬州大学非编码RNA研究中心 |
| 5 | 扬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
| 6 | 扬州大学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 |
| 7 | 扬州大学生物医学与组织工程研究所 |
| 8 | 扬州大学农业水土环境与生态研究所 |
| 9 | 扬州大学中国—苏丹现代农业技术联合研究与交流中心 |
| 10 | 扬州大学数字身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11 | 扬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
| 12 | 扬州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
| 13 | 扬州大学结构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所 |
| 14 | 扬州大学药物研究所 |
| 15 | 扬州市材料性能强化技术中心 |
| 16 | 扬州大学联环生物化妆品研究所 |
| 17 | 扬州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
| 18 | 扬州大学超分子化学研究所 |
| 19 | 扬州大学中讯声电研究所 |
| 20 | 扬州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 |
| 21 | 扬州大学花卉研究所 |
| 22 | 扬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
| 23 | 扬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所 |
| 24 | 扬州大学食品化学研究所 |
| 25 | 扬大—扬州半导体照明与光伏太阳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26 | 扬州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 |
| 27 | 扬州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研究所 |
| 28 | 扬州大学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 |
| 29 | 扬州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 |
| 30 | 扬州大学电气工程研究所 |
| 31 | 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 |
| 32 | 扬州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 |
| 33 | 扬州大学光合作用研究室 |
| 34 | 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 |
| 35 |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
| 36 | 扬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
| 37 | 江苏省水利与建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研究所 |
| 38 | 江苏机电排灌工程研究所 |
| 39 | 江苏水利工程研究所 |
| 40 | 扬州大学乳品研究 |
| 41 | 扬州大学焙烤食品技术中心 |
| 42 | 扬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
| 43 | 扬州大学医药研究所 |
| 44 | 扬州大学草坪科学研究所 |
| 45 |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 |
| 46 | 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 |
| 47 | 扬州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48 | 扬州大学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 |
| 49 | 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 |
| 50 |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工程技术中心 |
| 51 | 扬州大学水稻研究所 |
| 52 |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
| 53 | 扬州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
| 54 | 扬州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中心 |
| 55 | 扬州大学机电研究所 |
| 56 | 扬州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所 |
| 57 | 扬大-中化精细化工研究所 |
| 58 | 扬州大学界面科学研究所 |
| 59 | 扬州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 |
| 60 | 扬州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室 |
| 61 | 扬州大学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 |
| 62 | 扬州大学数学研究所 |
| 63 | 江苏省烹饪研究所 |
| 64 | 扬州大学蜜蜂产品研究所 |
| 65 | 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养兔研究室 |
| 66 | 扬州大学畜禽病原微生物研究室 |
| 67 | 扬州大学生物制品研究所 |
扬州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哪些
|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哲学类(本) | 哲学 |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学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学 |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法学类(本) | 法学 |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
| 体育学类(本) | 体育教育(师范类)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秘书学 |
| 汉语国际教育 | |
| 汉语言文学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翻译 |
| 商务英语 | |
| 日语 | |
| 法语 | |
| 西班牙语 | |
| 朝鲜语 | |
| 英语(师范类) | |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广播电视学 |
| 历史学类(本) | 历史学(师范类) |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
| 物理学类(本) | 物理学 |
| 物理学(师范类) | |
| 化学类(本) | 化学 |
| 应用化学 | |
| 化学(师范类) | |
| 海洋科学类(本)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态学 |
| 生物技术 |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
| 心理学类(本) | 应用心理学 |
| 统计学类(本) | 统计学 |
| 机械类(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车辆工程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工业设计 | |
| 智能制造工程 | |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材料类(本)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类(本)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通信工程 | |
| 电子封装技术 | |
| 人工智能 | |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水利类(本) | 水利水电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制药工程 | |
| 交通运输类(本) | 交通工程 |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农业水利工程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科学 |
| 环境工程 | |
| 资源环境科学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
| 建筑类(本) | 建筑学 |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制药 |
| 植物生产类(本) | 农学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
| 植物保护 | |
| 园艺 |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 智慧农业 | |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 |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 |
| 动植物检疫 | |
| 兽医公共卫生 | |
| 实验动物学 | |
| 林学类(本) | 园林 |
| 水产类(本) | 水产养殖学 |
| 草学类(本) | 草业科学 |
| 临床医学类(本) | 临床医学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本)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 预防医学 | |
| 中西医结合类(本)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 药学类(本) | 药学 |
| 医学技术类(本) | 医学检验技术 |
| 护理学类(本) | 护理学 |
|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
| 工商管理类(本)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会计学 | |
| 财务管理 | |
| 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 | |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 农村区域发展 |
| 农林经济管理 | |
| 公共管理类(本) | 行政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 | |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本) | 档案学 |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 美术学类(本) | 美术学(师范类) |
| 设计学类(本) | 数字媒体艺术 |
| 环境设计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 公共艺术 |
扬州大学开设的国家特色专业名单
| 国家特色专业 | 动物医学 |
| 农学 | |
| 化学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水利水电工程 | |
| 汉语言文学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
| 化学(师范类) |
扬州大学招生问答
扬州大学学生宿舍条件如何?
本科新生学生学习、生活校区:(荷花池校区)、(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江阳路北校区)、(江阳路南校区)、(扬子津校区)
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根据江苏省、扬州市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苏价费〔_〕369号、扬价费〔_〕144号、扬价费〔_〕68号),住宿费为每人每年750元至1500元(扬子津校区1500元;江阳路南、路北校区按1500元预存,荷花池校区按1400元预存,其他校区按1200元预存,入校后按实际住宿标准结算)。如有变动,按新的收费标准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