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在家复读高考报名流程

时间: 倩愉 高考资讯

2、复读生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

·在职干部和工人带学历证明及单位介绍信;

·应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区)民政部门的证明

一般是填写五种表:《报名登记表》、《准考证》、《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及《考生卡片》,同等学历者还需填写《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

3、复读生需参加高考跟普通高考无区别,区分文、理科

4、复读生需进行高考报名时需上缴考试费、《报考指导》费、体检费等全部费用。

复读生高考报名条件是什么

遵纪守法,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未出现任何违纪违法行为,这是社会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的首要基本条件。

在家复读的社会考生他不同于普通在校高中生,在家复读的社会考生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考试前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审查,符合相应的规定才能够参加高考。

其实这一个基本的报名条件是我国各级各类选拔性考试当中十分必要的一个条件,因为在高考录取的时候,还会审查考生的相关档案,如果在遵守纪律这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话,那也不可能被高校所录取。

具备高中学历且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适应高考的难度和选拔性考试的基本要求,这是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必要条件。

在家复读的社会考生参加高考他不同于参加成人高考,因为高考的难度是远远大于成人高考,如果报名参加高考的社会考生,他不具有高中学历或者长期不从事学习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从事其他工作,那就有可能没法适应高考的强度和选拔性考试的基本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没法完成高考,那报名参加了也是毫无意义。所以一般县一级的高考招生考试组织部门,他们会对在家复读的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

在高考报名时,具有完整的个人学籍档案及相关的资料,这是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应该要具备的基本材料。

大家都知道,高考出来的学生,他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个人学籍档案,今后在大学学习以后,将会进一步的充实,最后在大学毕业以后,将会归入到个人的综合档案当中。

因此,学籍档案是高考报名这个基本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在家复读的社会考生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有可能个人档案是缺失的。

如果在家复读的考生个人档案缺失,那基本上想要报名参加高考难度就比较大,因为高考的录取他不仅会审查个人的各方面表现,还要看个人的档案,如果你没有档案材料,可能也会因此无法报名参加考试。

高三如何办理复读流程

现在复读程序很简便,只需挑选合适的复读学校,在规定的高考报名时间内完成报名、体检等事项即可。

高考复读生学籍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学籍档案,决定复读的考生一定要到学校学籍科和当地高招办咨询清楚,了解最新的高考复读生学籍档案管理政策和注意事项,选择最妥当的学籍档案管理方式。

复读生如何提高成绩

一、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

二、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三、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研学习阶段论

学习是用屁股——手——脑袋——心的过程。

第一阶段(屁股):态度决定一切

能长时间坐得住已经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检查一下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固定在课桌的面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成绩大幅提高的学生第一个共同点是能用“屁股”学习,做到在座位上最少两个小时不挪窝(高考就是2-2.5小时)。两小时不动,慢慢习惯了再适当延长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再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手):不能坐着空想

手在休息,只用眼睛学习就像用没有线的针缝衣服一样荒谬。随着动手写过的纸张的堆积会看到成绩的上升。也许在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时候成绩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分数段了。

高考复读的注意事项

1、调整心理,增强信心。复读生虽然有了一次高考的经验,但也存在再一次参加高考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心理素质,放下任何影响学习的思想包袱,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个性化的复习方案。要在教师指导下,认真总结高中三年来的学习经验和教训,找准自己的长处和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把这次高考暂时的失利变成人生新的起飞点。

3、防急躁,防浮躁。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反映。改变这种状况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从抓基础知识开始,建立系统知识网络,剖析重点,化解难点,深刻掌握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坚决克服“一看就懂,一答就错,一看就烦,不求甚解”的浮躁情绪。

11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