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试卷 >

九省联考2024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 泽慧 高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及影响范围示意图。这反映中华文明( )

A. 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B. 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C. 呈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 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遗址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几大文化交错分布、互相影响,B项正确;材料呈现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但不能说明中华文明源于该地区,排除A项;多元一体指中华文化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文化经过接触、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但材料看不出文化的变化过程,排除C项;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在图示中看不出,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代设博士官,掌管《诗》《书》及诸子百家典籍,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博士官不为“通古今”而为“作经师,专意于传经讲学,宣扬儒家学说。这一变化说明( )

A. 西汉政府加强思想控制

B. 儒家思想社会地位提高

C. 博王官的权力逐新增大

D. 儒家典籍亟需保护传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博士官不为‘通古今’而为‘作经师’,专意于传经讲学,宣扬儒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社会地位提高,官方为加强其地位与作用,设立官方机构“五经博士”宣扬儒家学说,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而“西汉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博士官”的职责变化,没有体现其权力的增大,排除C项;“儒家典籍亟需保护传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 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 门阀士族危及政府统治

C.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D.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政府已经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这说明唐朝的赋税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A项正确;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推行,门阀势力削弱,已经不会对政府统治构成威胁,排除B项;材料所给的信息是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化,与重农抑商的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4. 宋真宗时期,王禹偶偁上疏提到:“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

A. 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地方事务日益繁杂

C. 官僚体系庞大臃肿

D. 行政官员相互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王禹偶偁上疏提到宋代地方政府原来只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后来不断增加官职,很多官职职权重合,使得机构臃肿,因此材料意在强调宋代的官僚体系庞大臃肿,C项正确;宋代地方政府中设置大量官员,其中很多官员并没有实职,因此这并不属于行政机构的完善,排除A项;宋代地方机构的官员中“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曹官之外,更益司理”,这些机构职能重叠,并非地方事务繁杂,排除C项;材料所列的宋代地方官员之间并非是彼此制约,排除D项。故选C项。

5. 明清时期,宫廷音乐在社会上影响较小,而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曲、歌舞小戏则相对繁荣,如安徽“花鼓”、湖南“花灯”、内蒙“二人台”等,演员少则二人,多则十余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宫廷音乐水平下降

B. 政府支持民间艺术

C. 民间艺人演技精湛

D. 民众生活丰富多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曲、歌舞小戏则相对繁荣……演员少则二人,多则十余人”可知,明清时期宫廷音乐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民众喜闻乐见的是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戏曲和歌舞等,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民众生活丰富多样,D项正确;材料未将宫廷乐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进行对比,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政府对民间乐舞的态度,排除B项;民间艺人演技通过材料看不出来,且材料还涉及宫廷乐,该说法表述不全,排除C项。故选D项。

6. 1866年,奕?奏请招“科举正途”人员入京师同文馆学习西学。名士李慈铭得知此事后在日记中写道:“以中华之儒臣而为丑夷之学子,……盖学术不明,礼义尽丧,士习卑污,遂至于此。”这说明当时( )

A. 西学受士人推崇

B. 守旧观念依然盛行

C. 清政府统治腐败

D. 顽固势力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盖学术不明,礼义尽丧,士习卑污,遂至于此”可知,名士李慈铭对奕?提出的科举选出的人才入京师同文馆学习西学极为反对,体现了晚清时期守旧观念依然盛行,B项正确;名士李慈铭对士人学习西学表示了反对,体现的是士人的保守观念,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名士李慈铭是清政府官员,看不出清政府统治腐败,排除C项;名士李慈铭的态度侧面反映了顽固派的态度,材料并未说明其势力收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7. 二十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列,首举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女子国民军、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这一现象( )

A. 说明妇女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B. 反映妇女自我意识觉醒

C. 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表明革命引领社会风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首举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界甚至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可知,近代以来,西方思想进入中国,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妇女自我意识觉醒,谋求妇女解放,参与到政治活动中,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妇女自我意识觉醒,而不是其政治地位如何,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民主共和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革命在引领引领社会风潮,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号召开展以树立新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这一做法( )

A. 有助于经济建设开展

B. 有利于阶级基础的扩大

C. 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巩固

D.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的工人,他在设备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工作做得又多又好,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1942年9月11日,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号召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工厂、企业职工都向赵占魁学习,“开展以树立新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赵占魁运动为培养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全新的劳动态度努力生产,提高了劳动效率,发展了边区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A项正确;赵占魁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工人阶级政党,学习赵占魁运动没有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项;抗日统一战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材料涉及在边区的劳动竞赛,没有涉及团结开明地主、民主党派等力量抵抗日本侵略,排除C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决定,1942年并没有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

9. 下表是1949—1978年我国产业政策演变的相关内容。

阶段

主要产业政策

1949—1957年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引进和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1958—1962年

①“以钢为纲”

②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

1963—1978年

①注重石油工业的发展

②把三线建设、国防建设放#FormatImgID_1#第一位

据表可知,1949—1978年间我国产业政策重在( )

A.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

B. 发展西部经济

C. 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

D. 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78年(中国)。据材料中“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钢为纲”、“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注重石油工业的发展”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三个阶段的主要产业政策都与发展工业有关,可以推知1949—1978年间我国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C项正确;材料中各阶段的主要产业政策只提及到注重工业发展,并未提及农业,排除A项;表格中仅1963—1978年的“发展三线建设”与发展西部经济有关,与设问中“1949—1978年间我国产业政策”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但材料中只涉及到工业,并未提及其他产业,与优化产业结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首家营业性音乐茶座。1985年4月,文化、广播电视和科学研究事业等被纳入第三产业。上述现象反映( )

A. 改革开放的推进

B. 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C. 文化市场的繁荣

D.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电视台播放商业广告”、“开设音乐茶座”、“文化、广播电视和科学研究事业等被纳入第三产业”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市场不断繁荣,C项正确;改革开放的推进包括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材料中未体现这一进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市场的发展,并未体现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排除B项;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材料当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执政官提名权、公民大会制定法律的批准权和独裁官任命权。至屋大维时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维频繁修订元老名册,使其成员从1000名减少至600名。这一变化说明( )

A. 罗马政体由元首制转变为君主制

B. 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取得胜利

C. 罗马政体丛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

D. 权力斗争使罗马法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元老院拥有执政官提名权、公民大会制定法律的批准权和独裁官任命权”“至屋大维时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维频繁修订元老名册,使其成员从1000名减少至600名”可知,屋大维时期削弱了元老院的权力,这有利于屋大维控制元老院,提升自身的权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正式确立元首制,控制元老院,集军政、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确立了个人独裁统治,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政体丛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时期确立元首制,并没有确立君主制,到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制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屋大维时期对元老院权力的削弱,最终使得国家权力掌握在屋大维手中,没有涉及平民对贵族的斗争,排除B项;屋大维削弱元老院权力是通过“频繁修订元老名册”,减少元老院人数的方式,没有涉及对罗马法的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

12. 英王亨利二世向林肯城颁发“特许状”,规定:城中人民以及商人之商会,将充分而自由地保有自爱德华国王以来的司法与财政的自治权利,……凡居住于本城并参加本城市场之人,在城市贡税以及法令,一如原来。亨利二世此举旨在( )

A. 促进城市发展

B. 维护中央王权

C. 削弱地方力量

D. 强化司法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70年(法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英王亨利二世向林肯城颁发“特许状”,规定城中人民和商人的商会将充分享有自治权利,并且居住于本城并参加本城市场的人在城市贡税以及法令方面也将一如原来,这些规定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城市发展,没有体现维护中央王权,排除B项;亨利二世颁布特许状促进林肯城的发展,加强了地方的实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单独体现司法建设,材料里还提到了财政,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这反映德川幕府( )

A. 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

B. 推崇中国儒家思想

C.重视忠义和孝行品性

D. 善于学习外来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德川幕府之所以把理学奉为官学,是因为理学的内容有利于强化“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这反映了德川幕府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用理学巩固统治,A项正确;推崇理学是材料内容的概括,并非材料反映的问题,排除B项;据材料“将朱子学奉为官学”“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可知,德川幕府通过推崇理学的封建伦理秩序来维护其统治,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德川幕府将来自中国的理学奉为官学,仅据此只能得知德川幕府学习了外来文化,但不能得知其“善于”学习外来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8世纪,从地球本身寻找长度单位逐渐成为法国科学界共识。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依据子午线的四分之一制定标准长度单位,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此后经科学家们的测量和论证,法兰西科学院最终将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这一做法( )

A. 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

B.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 体现法国知识分子的愿望

D. 源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后。根据材料“依据子午线的四分之一制定标准长度单位,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可知,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依据子午线的四分之一制定标准长度单位,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这一做法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看不出法国知识分子的愿望是什么,排除C项;18世纪的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不是法国,题干信息也没有提到工业革命扩展到法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5. 19世纪50年代以来,英印政府按照英国模式培养出大批印度本土知识精英。到19世纪80年代,一大批熟悉西方文化的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成长起来。1885年成立的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其成员半数是知识分子。由此可见( )

A. 英国殖民者大力推行西式教育

B. 印度知识分子系统学习西方文明

C. 印度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英国殖民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印度)。据本题材料“一大批熟悉西方文化的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成长起来。1885年成立的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其成员半数是知识分子”可知,到到19世纪80年代,有大批熟悉西方文化的印度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加入了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的国大党,这有利于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对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可以说英国殖民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大力推行西式教育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印度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文化,并未表明印度知识分子系统学习西方文明, 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到印度经济领域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这( )

A. 反映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 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C.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

D. 体现出各国携手解决全球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重视的全球性问题,这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并且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其目的就是促进各国携手解决全球问题,D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全球治理”,“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说法夸大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史前时期,粟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遗址都发现过粟。黍的分布与粟相当,是华北地区与粟共存的一种农作物。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面积十分有限。

商周至春秋时期,稻成为仅次于黍、粟的主要粮食作物,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遗址曾发现过稻壳的遗存。小麦从西亚传入并在黄河流域种植,甲骨文中多见“麦”字,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修建的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大为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小麦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水利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大量种植,较以往有明显改变。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黄河流域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域外传入的新粮食品种高粱、荞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其中荞麦因抗秋寒低温、生长期短的特点,在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明清时期,稻、麦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自然环境变化,黄河流域水稻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同时小麦因灌溉技术的提高,替代黍、栗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种植最明显的变化,则是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它们因具有高产、耐瘠、耐旱涝的特点,广泛种植于原来不适宜稻、麦生长的地区,全面改变了原来农作物种植结构与组合形式。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黄河流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影响。

【答案】

(1)变化:传统粮食作物由粟黍为主转为稻麦为主;外来农作物品逐渐传入,品种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灌溉技术的进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开发、新航路的开辟;域外引入农作物的品种优势;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2)影响:改变了粮食种植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的食物结构;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外来农作物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医学医药、文学艺术产生影响;耕地面积扩大,土地利用率提高,但容易造成土地过分开垦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变化,题目时间从史前到明清跨度大,所以概括变化可以从材料中提及历史阶段进行梳,由材料“史前时期,粟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黍的分布与粟相当……是华北地区与粟共存的一种农作物。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种植面积十分有限”可知:史前时期,以种植粟黍为主;由材料“商周至春秋时期,稻成为仅次于黍、粟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从西亚传入并在黄河流域种植”可知:商周至春秋时期,稻地位上升,小麦传入并开始种植;由材料“战国秦汉时期……小麦成为仅次于粟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水利条件优越的地区已经大量种植,较以往有明显改变”可知:魏晋至宋元,小麦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域外传入品种增多并广泛种植;由材料“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黄河流域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域外传入的新粮食品种高粱、荞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可知:魏晋至宋元,小麦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域外传入品种增多并广泛种植;由材料“明清时期,稻、麦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黄河流域水稻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同时小麦因灌溉技术的提高,替代黍、栗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种植最明显的变化,则是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可知,明清时期,水稻种植面积缩小,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同时高产农作物引入并广泛种植。对以上各历史阶段变化梳理后归纳概括可知,古代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有:传统粮食作物由传统粮食作物由粟黍为主转为稻麦为主;外来农作物品逐渐传入,品种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小麦从西亚传入”域外传入的新粮食品种高粱、荞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大”、“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外来农作物引入,如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新航路的开辟;由“大型水利工程,大为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同时小麦因灌溉技术的提高,替代黍、栗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可知,水利工程兴修和灌溉技术对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产生影响;“荞麦因抗秋寒低温、生长期短的特点”、“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它们因具有高产、耐瘠、耐旱涝的特点”可知,外来农作物作物自身的优势特点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除材料归纳外,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发展的因素角度分析还可以回答: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等方面分析原因。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玉米、甘薯、马铃薯为代表的农作物的传入……广泛种植于原来不适宜稻、麦生长的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资源得以更广泛的开发和利用,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同时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外来农作物的传入改变了种植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进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影响;以上是积极影响;然后要从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考虑作答,如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使土地出现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18.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西班牙人来到美洲的首要目标是攫取贵金属。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白银开采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墨西哥北部的萨卡特卡斯,一是安第斯高原中部储量丰富的波托西。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量开采白银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额收入,使其得以维持庞大军队和臃肿的政府,继续追寻建立世界性帝国的梦想。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印第安人村社生活秩序失调最严重的是那些为波托西提供劳力的地区,按照保守的估计,每年大约有50000人迁进或迁出波托西,人走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混乱了,很多人再也未回到家乡。有多少人直接死于采矿和提炼工作,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摘编自[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

材料三

1565年,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在一份所需物品清单中列有“在中国交易用的银元和优质银条”,称这些物品“对于维持他们在菲律宾的活动非常重要”,希望能用从美洲驶往菲律宾的“首班船尽快送达”。

——摘编自[美]艾玛·海伦·布莱尔等编《菲律宾群岛:1493-1803》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开采白银对西班牙及印第安人造成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在世界白银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原因。

【答案】

(1)对西班牙的影响:流入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价格革命。

对印第安人影响: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印第安人因屠杀而几乎灭绝。

(2)地位:当时中国在世界白银贸易网络中占重要地位。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解除海禁;明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班牙和美洲)。对西班牙的影响: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量开采白银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额收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流入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价格革命。对印第安人的影响:根据材料“每年大约有 50000人迁进或迁出波托西,人走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混乱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使印第安人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印第安人因屠杀而几乎灭绝。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地位:根据材料“白银“对于维持他们在菲律宾的活动非常重要”得出,明朝时中国在世界白银网络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明朝国内因素、西方需求等角度回答,如: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解除海禁;明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要。

19.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全面抗战以来,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掀起抗日救国运动高湖。各地侨胞纷纷组织起来,成立抗日团体,从各方面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推举陈嘉庾为主席。

1937-1945年,海外华侨以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捐款共达13亿余元。捐献的医药品,单是奎宁丸种,价位即达250万元。冬衣募集,南侨总工会负担了50万件。从1939年2月至9月,先后有九批共3200余人回国参加滇缅,滇黔等交通线的抗战物资运输工作。马来西亚的华侨机器工人不过千人,而应募回国服务者达200人以上。

抗战期间,海外华侨进行抗日宣传,各地华侨报刊均开辟抗战专栏,报道祖国人民英勇奋战的消息,动员华侨声援祖国抗战。经周恩来推荐,胡愈之到新加坡就任《南洋商报》编辑主任,从1941年元旦起,胡愈之每天写一篇社论,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抗日战争的最新消息、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及时在《南洋商报》发布。

——摘编自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意义。

【答案】

(1)方式:成立抗日团体;筹措抗日资金;承担各种物资捐赠,特别是紧缺物资的筹措;参加抗战工作;进行多种方式的抗日宣传和动员工作;出版相应刊物。

(2)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体现了高度的民族认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提升了共产党的声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7年后的海外各国。方式:依据材料“地侨胞纷纷组织起来,成立抗日团体”,可得出成立抗日团体;依据材料“1938 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会”,筹措抗日资金;依据材料“海外华侨以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捐款共达13亿余元。捐献的医药品,单是奎宁丸种,价位即达250万元。冬衣募集,南侨总工会负担了50万件”,可得出承担各种物资捐赠,特别是紧缺物资的筹措;依据材料“从1939年2月至9月,先后有九批共3200余人回国参加滇缅,滇黔等交通线的抗战物资运输工作”,可得出参加抗战工作;依据材料“抗战期间,海外华侨进行抗日宣传,各地华侨报刊均开辟抗战专栏,报道祖国人民英勇奋战的消息,动员华侨声援祖国抗战”,可得出进行多种方式的抗日宣传和动员工作;依据材料“经周恩来推荐,胡愈之到新加坡就任《南洋商报》编辑主任”,可得出出版相应刊物。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937年后的海外各国。意义:依据材料“全面抗战以来,广大海外华侨同仇敌忾,掀起抗日救国运动高湖”,可得出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依据材料“从1939年2月至9月,先后有九批共3200余人回国参加滇缅,滇黔等交通线的抗战物资运输工作”,可得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依据材料“海外华侨以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捐款共达13亿余元。捐献的医药品,单是奎宁丸种,价位即达250万元。冬衣募集,南侨总工会负担了50万件”,可得出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依据材料“从1939年2月至9月,先后有九批共3200余人回国参加滇缅,滇黔等交通线的抗战物资运输工作”,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依据材料“经周恩来推荐,胡愈之到新加坡就任《南洋商报》编辑主任,从1941年元旦起,胡愈之每天写一篇社论,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抗日战争的最新消息、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及时在《南洋商报》发布”,可得出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提升了共产党的声誉。

20.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刘家和在《古代中国与世界》中指出,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被后代所继承,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就有文化遗产的继承。但是,有文化遗产的继承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例如,中国古代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现象,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其全部发展过程体现文化发展连续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抄袭材料中的案例。)

【答案】

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具有连续性。

文字作为文明文化的承载、交流与传播的主要介质,中国的语言文字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性特点,但其发展的过程中从未断裂,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使得汉语语言文字在中国的疆域内甚至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强的文化承载力和传播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突出连续性,对于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大一统的体制方面,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汉之后,大一统封建王朝形成,基本上将天下一统的历史法则确立了下来。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统既是人心所向,更是历史规律。秦以后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王朝兴亡更替、循环往复,但大乱之后的大治、割据之后的一统成为最明显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我国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传承,至少维持了4000年以上历史,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上,西周时期统治者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就已经出现了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重视人民,后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基本都重视人民,进一步深化了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民为本,从为人民服务、听取更广泛人民群众意见为出发点考虑治理国家的方式。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解析】

【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现代(中国)。设问要求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据材料“ 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被后代所继承,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就有文化遗产的继承”“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可知,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对前代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据此可概括论题: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具有连续性。据材料“ 中国古代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现象,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其全部发展过程体现文化发展连续性”可知,在进行论述时可以结合中国文字的发展进行说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还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传承、政治体制的传承、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的传承等角度进行说明。最后结合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总结。

可进行阐释如下:文字作为文明文化的承载、交流与传播的主要介质,中国的语言文字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性特点,但其发展的过程中从未断裂,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篆书,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使得汉语语言文字在中国的疆域内甚至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强的文化承载力和传播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突出连续性,对于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大一统的体制方面,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汉之后,大一统封建王朝形成,基本上将天下一统的历史法则确立了下来。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统既是人心所向,更是历史规律。秦以后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王朝兴亡更替、循环往复,但大乱之后的大治、割据之后的一统成为最明显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我国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传承,至少维持了4000年以上历史,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上,西周时期统治者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就已经出现了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多数思想家都主张重视人民,后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基本都重视人民,进一步深化了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民为本,从为人民服务、听取更广泛人民群众意见为出发点考虑治理国家的方式。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14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