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经验 >

高三诗歌备考 读懂诗歌方法

时间: 谢君2 高考经验

  高三诗歌备考

  题目的命制与教材密切相关的题目包括第15题B项、C项,第17题比较阅读和第18题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第15题B项,“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小乔初嫁了”是人教版第四模块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诗句。这个选项既考查了“初”字在诗句中的理解,同时也提供了字词学习的一种方法。把词语放在不同语境中理解,这是字词学习的方法。

  第15题C项,“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由诗句的意思考查反衬手法的运用。反衬手法是诗歌常用手法,教材中的诗歌经常用到。如人教版第三模块李白《蜀道难》中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善飞的黄鹤飞不过去、善攀援的猿猱“愁攀援”反衬蜀道难走。

  第17题比较的诗歌是陆游《游山西村》。这首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7至9年级要求背诵的60首古诗文中的一首。

  第18题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既考查了名句名篇的背诵,也考查了律诗颔联颈联要求对仗的知识。

  (二)复习建议

  1、教材中古典诗歌内容要烂熟于胸。

  2、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要烂熟于胸。

  3、要求背诵的古典诗歌要烂熟于胸。

  二、用勾联的方式复习

  (一)题目采用勾联的方式命制

  题目以勾联的方式命制的有第15题B项,第17题比较阅读和第18题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中的①和③。

  对于题目的命制,词语、题材、内容、情感、手法都可以勾联。如第15题B项  以“初”为勾联点,作词义的比较。第17题比较阅读是以陆游诗歌题材作勾联点。第18题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这是以陆游写的诗句为关联点。第18题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要求写出其中的一联。这是以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的知识为勾联点。

  (二)复习建议

  以勾联的方式对教材中的古典诗歌进行梳理,如《曹刿论战》与《国殇》以战争为主题进行勾联。2016年东城高三期末考试第19题: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_____,_____”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_____,_____”,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

  用勾联的方式复习,既可加深对名句名篇的识记,也能加深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勾联的内容丰富,就会形成思维网络,可使思维容量增大,阅读、作文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高考诗歌和文言文备考方法

  第一,对于古诗歌来讲,特别是诗词曲,要读懂诗家语。对于诗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字词,诗人是如何构造的,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读诗的时候要先看题目,同学们就是往往忽略了在考场上这个题目的重要性。因为不管现代文还是古文,或者古诗歌,题目对于给我们的指引特别大,有的时候题目告诉我们写作内容,有的时候告诉我们作者特别是诗人来写作的一个目的和意图,也有的时候告诉我们传达的信息诗歌的对象是写给谁的,会以什么身份和角度去写的,这样在紧张的考场上有助于学生很快地很好地理解诗歌。

  第二,注意意象了。因为中国古人表达情感是比较含蓄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抒发情感,诗人会借助周围的人物、动物、自然天象,能承载作者思想感情的这么一些意象去传达他的情感,很多同学就是不理解这个意象所表达一些情感,所以诗歌的整体情感就不会把握了。比如说柳树代表送别,桑梓代表家乡,杜鹃代表一种哀愁,红豆代表相思类似于这样的。

  第三,注意诗歌的注释。在试卷上出现每一个信息,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对于同学们没有干扰的一些信息点是不会出现注释的,出现注释信息点就是出题人让学生去看借助它去理解诗和词。

  第四,把握诗歌的整体。做到把每一个句和句之间的关系找出来。把一首诗翻译成一幅画面,用一段完整的散文或者记叙的文字把诗歌翻译,这也是我们能不能读诗歌的一个关键。

  对于文言文来说,首先读懂文章是前提。为什么同学读不懂?积累不够。文言文综合考查内容比较多,比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词类活用,包括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等等这些东西。文言诗词要求我们常见的一百二十个文言实词,十八个文言虚词,一百个通假字,一百个古今异义词等等,怎么才去掌握呢?备考过程当中,同学们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结合记忆规律,把这些东西化整为零,分散记忆。比如说一百二十个文言诗词,想让同学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它全部记住,建议一天背四个就够了,一般建议同学们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背这些零散的东西。

  基本读懂诗歌方法

  (一)关注标题

  诗歌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看看标题,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说标题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因为标题里面蕴藏着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又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它们有的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点明了时间、地点、对象、事件和主旨,有的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和诗歌的类型等等。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柳中庸的《征人怨》,一个“喜”字和一个“怨”字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又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标题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内容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是在京口北固亭。再如李肇的《题李世南画扇》,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标题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阅读诗歌时,如果对诗人的经历、思想、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很熟悉,鉴赏诗歌时就会较容易地把握住诗歌的主旨。因为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了解诗歌的背景,主要从所给诗歌的注释中挖掘暗示信息。有的注释暗示了写作年代、地名官名、作者生平身世简介、社会背景和写作缘由等,比如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三)通训诂

  所谓“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诗词中字词句的意义。读懂诗词,最大的障碍是它的语言,因为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散文的语言,更不同于现代散文的语言。针对诗歌语言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

  1、推测难字——关注词性变化和诗眼。

  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如王维“月色冷青松”、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冷”“悦”“空”

  “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极大地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填补空白——关注成分省略和语句跳跃。

  因为诗词都讲究格律,每一句话用字的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创作者来讲为了使作品意蕴更为深厚,当然要极力使用这有限的空间,那就是能省则省、能跳就跳,这就使得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当然就给我们阅读理解带来了难度。阅读这样的诗句,我们只有运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和跳跃,才能完整地理解诗意。

  3、还原语序——关注语序颠倒和词语错位。

  唐代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了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押韵以及对仗的工稳。所以,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创作者就不得不在语序安排上作些变通。这就使得古代诗词出现了语序颠倒、词语错位的现象。这也给我们理解诗词带来了难度。若要准确理解诗意,那就得还原颠倒的语序。

  (四)明典故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加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鉴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意,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情绪,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只有深入理解了典故的含意,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典故,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方能更好地读懂诗歌、鉴赏诗歌,感受经典的魅力。
看过“读懂诗歌方法”

8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