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地理备考 >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及反思

时间: 焯杰2 地理备考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教学过程 :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

  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

  大气运动教学反思:

  整个授课过程中,我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还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尤其是讲到活动题的时候,由于对等值线没有事先铺垫,导致学生画不出来,由于担心学生回答不出,我在讲好等值线后就迫不及待地将后面问题的答案说出来了。

  1、教学特色的反思:

  (1)抛砖引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

  (2)案例教学:结合实例,学以致用,水到渠成

  (3)纵向联系:将地理知识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多媒体教学:图、文信息丰富,课堂容量较大

  (5)实验教学:大胆开创地理实验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6)环环相扣: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层层设问

  2、值得探讨的方面:

  (1)可布置学生回家设计实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实验设计。

  (2)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合理,学生讨论时间过长,导致最后的小组展示交流显得仓促。

  (3)通过现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大气的受热及大气环流的过程,并能在气压图上正确地判断风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大气受热过程图和热力环流图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实验设计可以综合性更强一些,在讲完城市风之后,将海陆风和热力环流设计成一个实验,采用细沙和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试验结果。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大致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为季风环流打下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技能、创造技能、操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及反思相关

7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