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地理备考 >

高考地理知识点必备

时间: 梓炫 地理备考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

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8、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高考地理必背的基础知识点: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提高地理成绩的方法

想学好地理就必须会看、会用地图。把繁杂的文字信息通过地图反映出来,清晰明了便于记忆。提高自己的识图能力,能够准确辨识地图给出的信息并熟练运用。

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熟练运用才是根本。高中生的主要目的是做题提高成绩,所以就得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考前最后几天怎样复习地理

学生临考冲刺阶段进行的知识自主整理,不同于之前的第一、二轮复习,不宜面面俱到,而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从高频考点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主干知识中,选择自己比较薄弱的某个或某几个知识主题进行图谱式的梳理,或者选择某一地理事物,以此为中心,关联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的知识,以完善知识框架体系。

如以交通为核心概念进行主题知识整理时,可立足于产业角度展开,分析区域交通运输的建设和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对区域内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同时分析交通促使不同地区之间人口、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对区域间人口迁移、跨区域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的影响。

这样进行知识框架的重构,有助于将必修Ⅱ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人口、城镇和产业等不同章节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另外,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影响着交通的布局、走向和疏密度等,交通要素又是架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联系的复习桥梁。

1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