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地理备考 >

地理备考重点知识方法

时间: 泳泳 地理备考
地理备考重点知识方法

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 按韶关市和县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 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 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 每周适当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 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

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一是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二是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一是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二是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四是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 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地理高考考前辅导建议

一、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在智力水平和身体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能否取得理想的应试效果,关键在于应试的心态,所谓“良行根源于意正,事败先败于心”,只有把高考当作超越自我、赢得胜利的一种挑战,才能形成承受压力、促进成功的心理机制。在这点上,专家经论证支招如下:一是对自己的实力进行客观评估,明确奋斗目标;二是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能行”、“我能成功”;三是回顾曾经的成功经历,从中找到信心;四是想象成功,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激发豪情斗志;五是回顾复习历程,用自己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增强信心;六是改错题比做新题更能增强自信心;七是“欺软怕硬”,多做容易题。

二、回扣基础,落实主干

综合分析今年的高考形势,笔者认为:回归基础、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疏理、弄清历次考试中出现的概念不清与记忆模糊的问题,是临考前地理复习的关键。

与前阶段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复习方式不同,考前复习要紧密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通过回放记忆与快速翻阅课本,对主干知识进行一次再梳理,明确《考试说明》中的每个专题包含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提纲挈领,同时注意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脉络分明,融会贯通,形成体系。由于教材中涉及的案例不会作为高考命题的素材,因此,考前复习既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又不可过分地依赖教材,要特别注意从教材的案例中深化对同类问题的认识,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同时尽量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或者在看图时注意挖掘隐含其中的信息,这种复习方法高效而针对性强。

三、归纳思路,建立模型

第一轮复习后学生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懂得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原理,不能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答题时知识的迁移和举一反三能力较弱;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区域空间定位错误,区域地理特征掌握不熟;答题思路狭窄,思维角度少;语言不规范,不能用地理术语组织答案;条理不清,主次不分。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归纳总结同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模式很重要,举例如下:位置特点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以及与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方面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位置、地形、气候、江湖、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进行描述。类似这种规律性的答题模式很多,在复习时要注意不断归纳、充实。

四、规范训练,查缺补漏

笔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要通过考生的书面表述来鉴定其知识与能力水平,因此,答题的规范性显得特别重要,要力求做到“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组织答案遵循全、简、精的原则,做到分点答题、思路清晰、有条理,形成“知识链”。本阶段,考生可适当做一些精选的套题,或进行适当的模拟演练,一方面积累应考经验,从格式到内容进行规范训练,另一方面通过解题查找缺漏,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查出的问题上,把问题解决在高考前。通过做题、析题、纠错,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回顾常见的各种解题方法;二是快而准地审透试题,理解题意,迅速形成答题意向;三是充分挖掘题干中或图表中的显性及隐性信息;四是对题干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与转化,抓住关键词;五是答题规范化训练。重在积累经验,以便在高考中迅速找到类比的源泉。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师生应打破定论的思想,不能以为该复习的知识都复习了,该训练的能力也都训练了,考生的水平已基本定型了。事实上,这段时间学生所看所学,在高考时记忆犹新,很具实效性,尤其是文综科目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所以,重视五月攻坚战,对夺取高考最后胜利至关重要。

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同时,也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绝不能含糊。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

4.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牢牢地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基础、关键。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背景材料,是试题的"切入点"。高考命题中可用于设置的情景材料、背景材料极为广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可立足于学科知识,适当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切忌刻意地去追逐热点。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能和中学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有机结合的热点事件;二是长期的热点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问题。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学科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试题的常规武器,也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理念,它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依托,是决胜高考的支撑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考生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现在高考重能力轻知识。其实高考命题立意的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考生具有更厚实的基础。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从一轮考试结果看,考试出错的,还往往是在看似简单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这一认识误区,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应考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善于提炼主干知识,挖掘、整理、归纳,同时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网络。同时加强运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实际问题的训练。

6、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整理,要用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专题复习,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考生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7、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巧妙,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①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

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考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等)。

8、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资源、劳力、市场、技术、政策、文化等)间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要加强地理阅读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在二轮复习时还要安排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专题。总结常用地理图表阅读和绘制的正确方法,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填绘、阅读、分析图表,形成空间概念,提高再认区域地图和读析图表的能力。

高三地理的复习策略

突破重难点

近两年安徽地理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然而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后期复习时学生自己一定要将所学的一些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归类、串联,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模块化,理清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在较深的层次上来同化这些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强化空间思维能力

后期复习时,对区域地理图表应有足够的重视,重要的(世界的和我国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要通过利用经纬线、河流、区域轮廓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参照体系,强化空间概念的培养,并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综合整理。特别注意世界区域的小比例地图和中国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的空间定位。

高三提高地理成绩的方法

做好笔记

不要同时用很多本参考资料,这样会让你无从入手,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做范本,自己的笔记更好(有亲切感 但是内容要比较齐全)然后其他的'参考资料里面如果有什么好的理论啊重要的地图可以补充在里面,平时做题得到的理论啊结果也可以及时补充在相应章节,你的范本日益完善,要死心塌地的爱着他,复习就只看他了(因为是自己努力的精华)

及时解决问题

如果对地理课上的某些知识点存在疑惑的时候,就要尽快将其解决。地理学科知识点非常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样的疑惑累计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之后,若是再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了。为此,应该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内容。

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人类与环境”内容,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分析理解,可以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101305